分享經文
 
 
 第二十三講 智慧品
 
 Lecture 23 Chapter Nine Wisdom
 
 日期:二零零五年六月四日

上幾次講座已經將〈靜慮品〉解畢,寂天菩薩(Shantideva)認為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能培養內心平靜,進而實踐利樂眾生的慈悲和寬恕;能夠徹底利他,便可啟發空慧。證悟空性是三乘人解脫的必要條件。聲聞、菩薩和瑜伽士透過觀空就能證悟宇宙究竟的真相,這是三乘共通點,所以無論聲聞、菩薩和瑜伽士都可解脫。但三乘人因應認知宇宙究竟真相,所謂正觀(verifying cognition, Pramāna)是否中效,便有層次高低的分別。各派有不同的正觀,它們相應地成佛子的正面思想,成為各派別修行的指南針,在生活中去除障蔽和導致輪迴的習氣。寂天菩薩的〈智慧品〉便依自宗中觀應成派:以遣蕩一切戲論,息滅任何邊執,立宗無有任何過患的正觀,來層層將外道、有部、唯識各宗派的正觀比下去。他先提出二諦說:「勝義諦和世俗諦;兩者最主要的分野是『勝義非心境,說心是世俗。』」世俗諦(conventional reality, )明顯地是以二元的分別意識(dualistic awareness)來探究究竟真實;寂天菩薩則放棄了一切二元的分別意識,亦從這點劃清應成派與自續派的界線(自續派認為為了破他,須立因明正規的格式),並在〈智慧品〉中要佛子學習開啟的並非世俗諦的智慧,而是勝義諦的智慧。接著,寂天菩薩駁斥有部「色聲等境是真實」,提出所謂現象只是約定俗成,由人們共許而存在,這些色聲等境雖可確證是有,但否定它們有自性,更因為它們的外貌(appearance)和其究竟的樣態(their ultimate mode of existence)並不一致,「彼等誠虛假,如垢而謂淨。」所以寂天菩薩認為現象色聲等境是虛妄。

(一)
此等一切支,佛為智慧說1
故欲息苦者,當啟空性慧2
前面的發心、靜慮等一切學處,皆是佛陀為了開啟眾生究竟智慧而說。因此,想要息滅一切煩惱痛苦的人,應當精進引生空性智慧。
The Sage taught this entire system for the sake of wisdom.  Therefore, with the desire to ward off suffering, one should develop wisdom.

(二a)
世俗與勝義,許之為二諦3
對諸法實相認知的種類可分世俗諦與勝義諦,這是佛法中所認許的兩種層面4
This truth is recognized as being of two kinds: conventional and ultimate.

(二b)
勝義非心5境,說心是世俗。
勝義諦並非分別心經驗的對象,分別心被稱為世俗。
Ultimate reality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intellect. The intellect is called conventional reality.

(三)
世間見二種:瑜伽及平凡。
瑜伽世間破,平凡世間者。
抉擇二諦的有兩種人:通達三摩地6的瑜伽士和未通達三摩地的平凡世人。其中瑜伽士能破遮持一般凡夫見觀點7
In the light of this, people are seen to be of two types: the contemplative and the ordinary person.  The ordinary folks are superseded by the contemplatives.

(四a)
復因慧差別,層層更超勝。
而瑜伽士中,又因通達空性智慧的差別,更高層次的又能超勝普通的瑜伽士8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intelligence, even contemplatives are refuted by successively higher ones.

(四b)
以二同許喻,為果不觀察。
質疑:「世間一般人都眼見有情器世界(現實世界),而瑜伽師認為現實世界不實在;二者各有各的觀點,怎能溝通呢?」
解惑:「是的,在邏輯上要駁倒別人的見解,理應先有一個辯駁的基礎。現在用夢境和幻覺9是瑜伽士和一般人都能接受的比喻。」
By means of analogies accepted by both parties, regardless of what they aim to prove.
質疑:「若諸法如夢如幻,則布施、學道又有何用?」
解惑:「沒錯,如果我們從勝義諦去觀察,實在沒有一個受施者、一個布施者和布施的行為,但這個結論不能阻止我們去行布施。當布施時,我們是從世俗諦去看受施者、布施者和布施的行為,而不會從勝義諦去觀察10。」

(五)
世人見事物,分別為真實,
而非如幻化,故諍瑜伽師。
世人現見世俗諸法,即分別計執為真實存在,而不認為是如幻化一般的虛假現象,所以與瑜伽師發生諍議11
Ordinary people see and imagine things as real and not illusory.  It is in this respect that there is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contemplatives and the ordinary people.

(六)
色等現量境,共稱非智量;
彼等誠虛假,如垢而謂淨。
中觀瑜伽師回應:「以根識現量成立的色聲等境,的確可證實是有的12,可是這些色聲等境是世人共同以名言分別施設13而非正觀14。因為它們的外貌(appearance)和它們存在的樣態(mode of existence)並不一致,所以這些色聲等境都是虛假的,就像不淨身體被世人稱之為潔淨可愛一樣15。」
Even the objects of direct perception, such as form and the like, are established by consensus and not by verifying cognition.  That consensus is false, as is the general agreement that pure things are impure, for example.


第二十三講完
註釋

1 一切支是指前面所說懺罪積資、受持菩薩戒、不放逸、護正知、安忍、精進和靜慮。寂天菩薩認為聲聞聖者空性見(the view of emptiness)可以經驗到存在的微細狀態(experiences the subtle mode of existence of entities),克服所知障(cognitive obscuration),所以開發智慧不一定要先修畢前面所說的懺罪積資、靜慮等積累資糧的方便,甚至不須先斷煩惱障。從這點來看,智慧有主導性,就如同不能辨認道路的盲人,即使他們人數眾多,仍不可能靠自力走進王城;同樣,沒有智慧眼目,其餘五度不能成為菩提之因,無法得到究竟安樂(true felicity)。
2 慧的本質(nature)是什麼?空性見伴隨著止和觀,伏斷所知障。
3 在《入行細疏》(Pañjikā)中對世俗諦(conventional reality,)和勝義諦(ultimate reality, paramārtha-satya)這樣定義:「因為諸法實相存在是如實的終極狀態(yathā-bhāta),而世俗諦因有礙於相信事物自性(intrinsic nature, svabhāva)的障蔽下,對諸法實相的認知便重重障礙,變得晦澀難懂。世俗諦與無明(ignorance, avidyā)、惑溺(或喪失意識delusion, moha)、顛倒(misunderstanding, viparyāsa)同義。再者,世俗諦亦分兩種:真實的世俗諦()和虛誑的世俗諦( )。那些由精確感官認知而顯現的對境,通常是真實的。基於幻覺、妄想或迴響等虛假感官認知而顯現的對境,或是外道(heterodox groups, tirthika)杜撰出來的典籍,通常是虛假的。相反,聖者(Āryas)以勝義諦境界真確地觀照,無論是那種世俗諦,都是虛假的。勝義諦是最高層次和最終極的真實,它具有諸法那種不由造作(akrtrima)產生,非人工造作出來,無虛誑的特質。在了知這種特質後,所有煩惱、習氣和障礙都消除。它與諸法無自性(或無定相,niḥsvabhāvatā)、空性(śūnyatā)、如實(tathatā)、存在的絕高頂點(bhūta-koti)和諸法法界(dharmadhātu)同義。
4 為什麼要建立二諦?(建立二諦在形而上學的意義)生命的實相(entity)(亦可理解為世界physical world、現象phenomena、諸法dharma)是由許多有因果上連鎖關係的緣生法(related events, pratityasamutpāda)互相依賴而存在,他們依因緣而改變,也由於因緣而呈現不同的樣貌。一方面諸法是互相依存,由是呈現出無自性(lack of intrinsic nature, niḥsvabhāvatā)的特質(nature);另一方面,當某種緣生法(events)出現好或壞的情況時,它似乎具備有自性(intrinsic nature, svabhāva),所以諸法有兩種特質,一種是本質的(essential),另一種是表相的(superficial)。因此,作為修行人處於互為緣起的諸法世界中生活時,就好像經常要和一個口是心非的人相處,他的表相和本質截然不同,往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所以光了解他表面的行為並不足夠,我們更要了解他內心的真性情,我們了解他這種雙重個性,才能對他作出相應的預期,知道怎樣和他相處,才不致被他蒙騙。同樣,我們所處的花花世界,現象層出不窮,為了探究諸法的表相和本質,便出現兩套認知方式(two types of cognition),一種是探究諸法表相的就叫世俗諦(conventional reality, ),探究諸法本質的叫勝義諦(ultimate reality, paramārtha-satya)。在《入菩薩行》(Bodhicharyāvatāra)中,寂天菩薩希望我們開啟的心靈,就是勝義諦,是要開發一個了知諸法究竟本質的心靈。舉一個簡單例子: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綠色的杯子,我看到是綠色的杯,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以至第四個人所看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綠色的杯子,這課堂內無論問誰人,都說是綠的杯子,如此我們便接受了,這就是世俗諦,亦即是凡人或一般定義的真相。世俗諦在《入行細疏》中亦可再分為真實的世俗諦(true conventional truth, )和虛誑的世俗諦(false conventional truth, )。如果我是一個色盲的人,便會說這是紅的杯子,但其他人甚至用科學光譜儀器都說這是綠色的。雖然我總看到紅色,這是我自己眼睛出了問題,而事實並非紅色;在真實世俗諦中有一個要求:要經過理性的調查研究來找出實相,在佛經中常提到外道的顛倒見就是屬於虛誑的世俗諦。跟著我們再探究這個綠色的杯子,如果我們取去了杯子的形狀、色彩、物質,杯子還有什麼剩下來?杯子在哪裏。杯子不可能憑自己本身、自己獨立意志就成立,依世俗諦來說,杯子只是「依賴性的創作」。在這個世界,任何東西,甚至以佛為例,我們找不到佛在哪裏。在勝義諦的探究中,沒有人工,沒有虛誑,無作(akrtrima),沒有煩惱(mental afflictions, kleśa),沒有習氣(karmic imprints, vasanā),沒有障礙(obscurations, āvarana)。換言之,世俗諦是一般人詮釋這個世界、諸法的方法;而勝義諦是聖者根本智慧活動的境界。
5 這裏所謂心是指心識那種二者擇一,以選擇為性質的虛妄分別作用(conceptualization, vikalpa)。Padmakara和B.Wallace都譯成intellect智力。顯而易見,西方人對虛妄分別作用或知識化是先入為主接受的,西方文化是走知性的路。在中文翻譯上,如石法師早年譯文亦用「勝義非慧境,說慧是世俗。」後來才把慧改為心,這個心是指二元的分別意識(dualistic awareness),它的特性就是虛妄分別。在《入行細疏》第一一七頁這樣說:「這種虛妄分別把實相那種無所緣(nirālambana)錯誤地認知為所緣境(ālambana),因此所有的二元分別意識都可理解為不真實,因為虛妄分別被無明所染污。所以勝義諦無法直接以二元的分別意識探究(勝義非心境);而被無明所染污的二元的分別意識,它的對象是世俗諦(說心是世俗)。」
6《入行細疏》云:「那些瑜伽士修止觀而得三摩地(samādhi),從而了知諸法無分別的特質。」
7 這些持平凡世間觀點的瑜伽士,包括了以後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外道,例如數論(Samkhya)、說一切有部(或譯作分別論派,Vaibhāṣikas)、經量部(Sautrāntikas)及唯識宗(Cittamātrins)。
8 通達空性的中觀見也有兩派:自續派(Svātantrika)和應成派( )。自續派主張必須運用因明的正規格式,立出正確的因量,才能有效地破他,使對方了解自己的論點。應成派則認為:一切法無自性是中觀派(Mādhyamika)的基本精神。那樣因明中因及喻也應該是無自性的,不是絕對的;所以不須自己建立因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便可以有效地破他。
9 一般人遇到一些特殊的遭遇都會說「那好像發了一場夢」,又如海市蜃樓等幻覺確實是地理現象。一方面唯識學派和中觀應成派都認為情器世界是如夢如幻;不同的是前者應為如夢如幻的現象,是意識所變現,而後者認為如夢如幻的現象確實存在,只是它們的確沒有自性。
10 如石法師說:「對於世間的因果法則,不能用追求勝義的理智去觀察,否則便易墮入斷見。一切法雖無自性,可是在名言上,修六度為因,依然可證得佛果。」
11 這便是一般人與瑜伽師彼此的歧見所在,他們認為根識所見,有形有色都是真實存在,是實有法;在佛教中,說一切有部和世間一般人一樣,彼此都是執著色聲等境實有,所以第六頌是破斥說一切有部的見解。說一切有部質疑:「如果認為『色聲等境為真實』是錯誤的話,我們又如何能認知到它們呢?更進一步,現象的認知又如何確立呢?」
12 一如佛陀在經典中說:「大眾主張存在的事物,我也認為它們存在。大眾認為非實存的事物,我也是持非實有的觀點。」
13 一個事物無法依自性而實存,但卻因概念式的假名而安立。例如人類在十九世紀曾以為有絕對的時間和空間,到了後來才證實是錯誤的。
14 這就是說一切有部的認知實相只屬分別(deceptive cognition),而非正觀。這不是說聲聞乘沒有能力了悟究竟的實相,而是他們在同意某些事物的實有以及對這些事物究竟的樣態(their ultimate mode of existence)認知過程上犯了錯誤,因而導致他們的正觀無效。
15 頌文中的垢淨是指人的身體。人的身體本來是由皮膚這個容器裝著血液、脂肪、骨頭、黏液、汗水、糞溺等三十二種不淨成份。可是一個淫慾者因內心的慾望,無視這些不淨,並於人體外相,藉著香水、珠寶和華麗衣飾而加強其吸引力,顛倒地以為這些不淨都是清淨。


應用討論問題
一)試比較智慧與懺罪積資,乃至靜慮等,在得到解脫所扮演的地位有何不同?誰主誰從?
二)阿羅漢和辟支佛在福德方面比不上初地菩薩,智慧更比不上第七地菩薩,未證悟空性的阿羅漢甚至未能入涅槃;但聲聞緣覺在某程度都可以斷某些煩惱而得某程度的解脫;這說明解脫未必一定要「發菩提心」或「承擔利樂眾生責任」。你覺得聲聞緣覺的解脫可靠嗎?菩薩又靠什麼來得到解脫?試比較這二類聖賢得到解脫的方法,你認為寂天菩薩主張我們採取哪種方法得到解脫。
三)為什麼要建立二諦?真實的世俗諦和虛誑的世俗諦的分別何在?二諦是指外在實在的世界,可分為虛妄的世界及真實的世界?抑或是凡聖修行者認知的方式?試以杯為例說明。
四)何謂二元的分別意識?它為什麼是染污的?它能有效地認知外在世界嗎?試以人類的科學方法為例,說明二元的分別意識的局限性。
五)修持佛法的人認為世界都是如夢如幻的,相反,世間凡夫都覺得世界是如許真實;可謂各有各觀點,各有各的路。寂天菩薩要推倒凡
夫執實的觀點,他有什麼方法呢?他如何走出第一步與頑固的凡夫對話呢?
六)試以「觀身不淨」來說明中觀瑜伽師的正觀,對「假名」存在(約定俗成)的所謂「色等現量境」何以稱其為虛妄,並以這論點有部所持的正觀中效嗎?
七)寂天菩薩駁斥聲聞的實有論是否懷疑聲聞不能解脫,不能了悟究竟的實相?而對於中觀超勝於有部,你持甚麼立場?
<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41 >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