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講座介紹寂天菩薩確立大乘經典的地位,與及確立大乘體證空性是佛法的根本。換言之,寂天菩薩認為無論是菩薩、阿羅漢;比丘或居士,誰人體證空性,誰人就真正從輪迴中解脫出來。為甚麼要確立大乘經典?因為佛把體證空性的教法傳承給大乘菩薩,例如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這些大乘菩薩把釋尊得到解脫的不二法門—體證空性的教法結集,記載在大乘經典。有些傲慢聲聞為了維護自己在佛教正統地位,於是提出對大乘經典可信性的質疑。首先,小乘(Hīnayāna)說四諦十六行相中亦有空、無我的教理,行者毋需修持大乘空觀,亦可得解脫。寂天菩薩解釋說四諦十六行相中的空、無我,只是粗略地說沒有一個獨立的、不變的、一元性的我和我所;就算通達阿毘達磨所說的四諦十六行相,基本上只能壓止粗糙的煩惱,給人一個自己好像沒有貪愛和瞋恨的外觀;所以小乘的阿羅漢如果未能體證空性,根本不能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寂天菩薩又提醒我們,生起輪迴的根源(root cause)在於無明妄執諸法實有;如果不是透過證悟空性,雖然看起來是可以壓止現行煩惱,其實,微細的貪愛瞋恨尚存;遇上適當外緣,識境相連,微細的煩惱便會乘時生起;再次污染行者戒行;所以,寂天菩薩否定了「比丘為教本」的籠統說法,從而界定體證空性的破惑比丘才是僧寶,堪為信徒皈依處。傲慢的聲聞很不服氣,還用了更激烈的說法:「第一次結集時,我們還沒有見過大乘經典,佛教一開始就沒有大乘,可見大乘非佛說。」寂天菩薩提出第一點反駁:「你出生時亦未見過小乘經典,到長大了有機會學小乘經典,你才開始信。依照你的推論,一開始就沒有即不可信;你應不信小乘經典。」然後提出第二點論據:「佛陀現身說法,不只光靠佛陀在因位所發的大願,更重要的是取決於眾生的福德和根器;於是對戒行清淨、智慧通達、並具有變化微細身能力的眾生,說不可思議的大乘教理行果。」小乘又不服氣的說:「小乘經典是大、小二乘共許的,而大乘經典事實上有人諍議過,所以大乘經典不可信。」中觀又解釋說:「如果二者共許,就算事實,認許外道典籍的又何止千萬人,難道外道典籍是真理?此外,如果有諍議就不可信,小乘經典亦曾被外道質疑,小乘內部有十八部不同派別的主張;依你的邏輯,小乘經典應該更不可信嘍!」到此,小乘行者為之語塞,不能不認同大乘經典。寂天菩薩再進一步說:「沒有大乘,光靠小乘的三十七道品是無法達到佛的全知境界的;而最重要的是沒有大乘經典,只靠小乘經典,我們根本無法證悟空性;無法證悟空性,便不能斬斷生死輪迴的束縛,得入涅槃;不得涅槃,四諦『苦的止息』便流為空話。所以,不先確立大乘地位,小乘地位便無法被確立。」
(四十)
見諦則解脫,何須見空性?
般若經中說:「無慧無菩提。」
小乘質疑:「由於修四諦就可以從輪迴中解脫出來1 ,何須還要證悟空性?」
寂天菩薩回應說:「在大乘經典2 說過,不依空性為道(without the path of emptiness),是沒有可能從輪迴中解脫出來的。」
在《般若經》中說,有人若然執諸法現象實有,他是沒可能達致解脫;「凡執實有相者,皆無無上正覺的解脫。」並提到就算趣入涅槃,停止苦惱,亦必須體證空性。「聲聞、緣覺、佛果,若不依此般若空性,皆不能獲得,故此為能生四聖者之佛母。」所謂四聖者,就是指預流、一來、不還和阿羅漢。這種種說法當然是要建基於《般若經》等大乘佛經是否可靠上;簡單言之,大乘佛經是否來自佛陀教法?小乘(Hīnayāna)對大乘經典是否佛語(being Buddha’s words)的可靠性提出質疑。
“We’re freed,” you say, “through seeing the [four] truths – what use is it to us, this view of emptiness?” But as the scriptures have themselves proclaimed, without it there is no enlightenment.
(四十一)
「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
「二皆許此故。」「汝初亦不許。」
小乘人先質疑:「你前面所引述的大乘經典,我們認為不是佛陀所說的3 。所以你們不能以此作為論據,它是充滿疑點的。」
中觀回應:「如果你們否認大乘經典是佛說,你們又如何確立小乘經典(Hīnayāna canon)是佛所說呢?」
小乘人回應:「我們的經典是可靠的,無論大乘小乘都認為這是佛說。」
中觀反駁說:「當你們小乘修行人剛出世時,也對小乘經典毫無認識;後來你們跟師父學習,於是開始明白小乘經典的意義,然後才接受這些經典是佛所說。這麼說來,你們開始亦沒有相信小乘經典;那麼,你們的經典也不正確嘍!」
You say the Mahayana has no certainty. But then how do you substantiate your own tradition? “Because it is accepted by both parties,” you will say. But at the outset, you yourselves lacked proof.
(四十二)
何緣信彼典,大乘亦復然,
二許若成真,吠陀亦成真。
小乘人回應:「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經典是由佛說,經典生活規範來自律藏,禪定訓練與覺悟導向來自經藏,阿毘達磨有關心理學與宇宙論來自論藏,與佛語不相違背。」
中觀回應說:「你們用什麼依據來成立並奉行小乘,我們同樣也可用來成立大乘教法為佛語4 。」
小乘再質疑:「不管怎樣,我們所信奉的三藏教典是你我共許;相反,大乘只有你承認;所以大乘經典是佛語的說法是不可靠的。」
中觀反駁說:「如果說任何二人承認的即成為真實,那麼四吠陀5 豈不也成了真理?因為承認吠陀是外道,為數還不僅一人,簡直有成千上萬的人。」
The reasons why you trust in your tradition may likewise be applied to Mahayana. Moreover, if accord between two parties shows the truth, the Vedas and rest are also true.
(四十三)
「小諍大乘故。」「外道於阿含。
自他於他教,二諍悉應捨。」
小乘再質疑:「從來也沒有小乘是否佛說的諍論,而大乘卻有如是諍論,所以大乘不是佛說。」
中觀反駁說:「有些外道不相信你們的經典,因此小乘經典也有諍論;更何況小乘部派之間也有不同意見。按照你們的觀點有諍皆應捨棄,豈不是(大小乘的經典)也不能成立為佛說6 。」
“Mahayana is at fault,” you say, “because it is contested.” But by non-Buddhists are your scriptures also questioned, while other Buddhist schools impugn and spurn them. Therefore, your tradition you must now abandon.
寂天菩薩闡述大乘道之殊勝。
(四十四)
「比丘為教本7 」,「彼亦難安立;
心有所緣者,亦難住涅槃。」
小乘認為佛入滅後,比丘(此處專指阿羅漢)是佛教的根本8 。
寂天菩薩回應:「那些未能證悟空性的比丘,因為仍未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所以不是阿羅漢;要知道生死輪迴的主因是無明妄執諸法現象是實存,沒有了悟空性,根本不能斬斷生死輪迴的主因。簡而言之,如果心識還有所緣,執持實有,就不可能證涅槃。」
The arhat monk is the very root of Dharma, but difficult it is to be a monk indeed. And hard it is for minds enmeshed in thoughts to pass beyond the bonds of suffering.
(四十五)
斷惑若即脫,彼無間應爾,
彼等雖無惑,猶見業功能9 。
小乘提出反對:「那些比丘確實透過修行阿毘達磨的四諦十六行相,斷除煩惱障;由於斷除煩惱障,所以他們得到解脫,確實是阿羅漢。」
中觀瑜伽師釋疑:「這是不對。你們的心識仍在微細狀態下執著萬法實有;認為這就是真實;基本上,你們假設萬法是實存,才會相信諸法以實有的形態真實地存在;你們解釋貪愛和瞋恨等煩惱障是來自執著實體我(substantial self)和我所有(self-sufficient),但這種都是粗糙的執著;真正導致貪愛和瞋恨等煩惱障是執著諸法實有(true existence)。阿毘達磨提出消除煩惱障的方法,只能局限於根除現行的煩惱。因此,這些依四諦十六行相修行而體證空性的人尚未堪稱阿羅漢。」
這些較粗糙的煩惱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被隔離,它們無法升起;然而,微細的貪愛和瞋恨會因為微細的執著實有而升起,不會被壓制下來;由於微細的貪愛和瞋恨活躍,在不同程度上因執取而造作積累了染污的行為;這可憑藉推理和經典上記載而得證明。
If your objection is that liberation is due to the elimination of mental afflictions, then it should occur immediately afterward. Yet one can see the power of karma over those people, even though they had no mental afflictions.
(四十六)
若謂無愛取,故定無後有;
此非染污愛,如癡云何無?
中觀瑜伽師繼續批判:「你們堅持執取五蘊身的貪愛已經消除。無論怎樣,阿毘達磨提到的貪愛雖然沒有出現,但執取實有的微細貪愛始終未得消除,這仍然是煩惱障。」
根據有部說法:「惑(delusion)有兩種:煩惱的(afflictive)和非煩惱的10 (non-afflictive);同樣,有一種微細的貪愛(craving)是你們無法認知的,它是一種微細煩惱。」
If you think that as long as there is no craving there is no grasping onto rebirth, why could their craving, even though free of mental afflictions, not exist as delusion?
(四十七)
因受緣生愛;彼等仍有受,
心識有所緣,彼仍住其中。
十二因緣中以受為緣故愛生起;那些你們視為阿羅漢的人因為感受到外境現象實有,對實有產生感受,貪愛便生起了。簡單說:只要有人執著現象實有,心識與外境相聯故,心識仍有所依緣,貪愛等煩惱就會繼續生起。
Craving arises from feeling, and feeling is found in those people you regard as Arhats. They remain with a mind subject to grasping onto the true existence of some things.
(四十八)
若無空性心,滅已復當生,
猶如無想定,故應修空性。
只要沒有體證空性,就算現行的煩惱透過修持四諦十六行相而得以暫時停止,一旦遇到適當條件的時候,它們自然又再升起。就像進入無想定11 的狀態,粗糙的煩惱障暫時不會顯現,每逢碰到適當的環境時,還會毫不自覺地再升起。由此可見,唯有證悟空性,根除對諸法實有的微細執著,才能斬斷粗糙和微細的煩惱,所以修行人必要修空觀。
In a mind lacking realization of emptiness, the fetters arise again, just as in the case of non-conscious meditative equipoise. Thus, one should meditate on emptiness.
第二十八講完
註釋
1 這裡的反對者主要是聲聞乘人。他們的論據是:修四諦十六行相能息滅因我執、我慢所帶來的痛苦煩惱,藉著消除煩惱而得解脫。同時,苦諦的四行相包括了無常、苦、空及無我,既然無我和空已包括在四諦十六行相內,那便用不著證悟空性。其實苦諦中無我和空是很粗略的,寂天菩薩多番強調,光是了悟四諦十六行相中粗品無我及空,是無法解脫輪迴的,必須靠了悟最細微的空性才能得住涅槃。舉例來說,四諦中解釋無我是沒有一個自給的、實在的我;至於空性就是沒有一個自給的、實在的「我所」(my)和「我所有」(mine);事實上,四諦十六行相所謂「空」和「無我」,只是粗略地強調沒有獨立的(independent)、不變的(unchanging)和一元性(unitary)的我、我所、我所有;並非大乘佛教所說細微無我和應成派所指的能證涅槃的空性。
2 寂天菩薩所指大乘佛典(Scriptures)是《般若經》(Prajñāparāmitā Sūtra)。
3 小乘人認為佛滅後幾次結集都未曾見到大乘經典,因此,佛法一開始在世上弘傳,修行人就沒法相信有大乘經典存在。再者,大乘經中討論到許多不可思議的神通境界,不是一般人的智力可以理解。可惜一般人對凡是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就會報以懷疑的態度,就算現今泰國、斯里蘭卡、緬甸都認為大乘不是可靠的佛語;大乘也遭懷疑,何況密乘呢?五濁惡世中,這是低智者的共通業障罷!
4 在早期的歷史記錄中,例如第一次結集,提及到佛說法時只有一些聲聞弟子出席聽法,例如舍利弗和目犍連;再者,結集出的佛說三藏教典,其中是沒有大乘經典,這是難免起諍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佛示現說法,不是單向的,而是互動的舉行法會,除了要看講者,還得看聽眾和場所才去啟導眾生,聞法的眾生也要具備相當的戒行和福德;眾緣和合,釋尊講道才能成事。釋尊在大乘中常提到與數千阿羅漢、數萬菩薩在靈鷲山現場說法;現在靈鷲山遺址面積很小,一看而知,根本就容納不了普通身材的凡夫;我們堅信佛語不虛的話,就可以由此推斷佛說大乘教法的對象,並非一般的普通人,他們比聲聞凡夫品格更高尚,戒行更清淨,智力更高遠;還有一點,他們擁有莊嚴微細身。在釋尊說大乘經教時,這時的弟子就有戒行超越同儕的彌勒菩薩、文殊菩薩等。大乘教法是要以甚深見來證悟空性,和菩薩廣大行積累福德,從而轉識成智,得大涅槃、大菩提。妄想以粗糙的心識轉識成智、即身成佛是不可能的,只有微細的心識才能轉化;於是釋尊對於那些逐漸淨化、精進而數目可能更稀少的弟子進行更微細的密法教示,例如教導他們將心識集中在人體微細構造的氣、脈、明點上。這時法會的人物講者和聽眾,時間和地方更是不同,信心不足、根器低劣、體會經驗膚淺和智力未逮的信眾,他們已經再沒法掌握了。好像釋尊在教授密續時,會以不同的形態來配合祂要表達的重大意義,這時的釋尊不再示現比丘身,而示現瓔珞莊嚴的金剛持多傑羌,而且聽眾數目更少,因為他們的信願戒行皆是極清淨;場所再不是地球、太陽系,甚至是欲界、色界的某個角落,而是選擇在無二分的甚深活現禪定上;時間更不可能再限定於釋尊在世;換言之,對極少數信願戒行清淨、福德厚重的弟子來說,即使在今天也好,佛陀仍可以示現說法。所以,執著只有小乘為佛說,明顯是違反緣生法則。相反,如果承認慈悲的佛會隨眾生不同福報而說小乘,亦說大乘、密乘;這才是智者的想法。
5 吠陀(Vedas):又譯為韋達經、韋陀;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又名《吠陀本集》,共分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
6 達賴喇嘛在《超越的智慧》中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亦可證明大乘經典為佛說的可信性,例如龍樹菩薩提到如果沒有大乘基道行果的教法,便不能達臻圓滿的解脫。僅憑藉著小乘的三十七道品(thirty-seven aspect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是否就能達到全知,甚至成佛的境界呢?沒有了大乘經典,我們該如何行菩薩道?如何體會一個佛的覺醒經驗呢?僅僅靠小乘經典,將會非常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只靠小乘經典,我們無法了悟空性,那就不可能證入涅槃。如此,滅諦-『苦的止息』就淪為空談。總而言之,大乘地位不能確立,小乘地位亦不能確立。」
7 根據土登金巴格西的翻譯,比丘這個主詞由單數變成眾數的僧伽(monastic community)。他認為真正的聖僧必須通達空性;唯有聖僧才是佛教的根本。
8 達賴喇嘛說:「即使現在的緬甸,仍有少數修行人被認為是阿羅漢,我無法估量他們證悟的程度,但我認為他們已經能夠暫時壓制活躍的煩惱障(active mental distortions),一如阿毘達磨所解釋。結果是:這些修行人因沒有顯著的貪愛和瞋恨而大略被視為阿羅漢;事實上,他們若能體證微細的空性,便堪稱為阿羅漢了。」
9 《入行細疏》(Pañjikā)頁二零八:「彼等指聖目犍連、聖舍利弗。」例如目犍連尊者雖已證阿羅漢果,因招感往昔為漁夫殺魚的果報,仍遭外道群毆,使身體嚴重受創,因而入滅。這說明阿羅漢在斷除煩惱障時那一剎那後,即已得究竟解脫的說法,實有不妥。
10 一般說法,阿羅漢有四不知因;例如時間長久、外境過遠、所知法過細、過多,這都是非煩惱的惑。
11 無想定(non-conscious meditative equipoise, asamjuisamāpatti):高級禪定境界,屬於四禪範圍,有些外道要修證涅槃,但沒有證悟空性,便試圖強用禪定技巧,把「意識」壓住,使意識不能生起。進入無想定後,意識雖然不起,但這些外道不知道還有更微細的心念在作用,還誤以為自己已進入涅槃。所以佛弟子都不會修無想定。
應用討論問題
一)試說明不確立大乘,小乘亦不能被確立的道理。
二)比丘有五種:乞食比丘、名相比丘、自稱比丘、近圓比丘和破惑比丘。哪些僅是一種名稱?哪些才是佛教的僧寶?阿羅漢是指哪種比丘?又我們皈依三寶是指哪種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