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幾堂交待了寂天菩薩如何以中觀應成派的論點來批判有部、唯識和中觀自續派。其實有部、唯識、自續派和應成派的見解都傳承自世尊的緣起論,四派的高下在於認知和發揮世尊緣起論上有粗細的分別罷了。有部認為「外境諸法是實有,不由心假立。」這個認知最粗糙;唯識境無識有就較細緻一些,「外境虛幻,虛幻的境相是由真實心識變現出來的。」它的缺點是拖泥帶水,節外生枝。中觀自續派主張勝義無,在世俗上法是有其自性;例如因果、三寶;亦可類推出阿賴耶、自證分等,是在自性實有的境上施設假名,兩者和合而構成這個法;自續派堅持如果在世俗諦中連自性也沒有的話,什麼都沒有了,佛法就會變成斷見。它的缺點是不夠徹底,總得死抱一點點例如「正當理論」和從勝義諦觀點來看;才讓自己寬心。到了中觀應成派,它把世尊的緣起論最精要的都發揮透視出來:現象諸法不過是由心名言假立;諸法是依心而顯現的,所以取決於心;諸法的存在只不過是在心的顯現之上,用個名言、約定俗成將它安立;而安立名言是循名責實,這個綠杯你不能說是紅瓶。再以這個綠杯為例,有部認為它是實在的;唯識認為境相的綠杯是由真實的心識變現出來,它雖有部份真實,畢竟也只是真實心識的投影,所以綠杯作為境相是虛假的;自續派認為綠杯在勝義諦是虛幻的,在世俗諦中,它因有丁點兒自性,再加上名言假立,所以它是實在的。應成派認為這個綠杯只不過是心識用名言將它安立,綠杯只是假名而已。這次講座寂天菩薩主要提出,如果要從輪迴解脫出來,就必須要證悟空性。因為只有熟習空觀,才能克服煩惱習氣,所謂熟習空觀,就是要徹底地否定諸法有自性;由於聞、思、修體證空性,修行者穩定地令心得到沒有根境分別的一境境界,從而進入無分別狀態1(non-conceptual state),使世俗二元景象漸失。消除執著自性存在的習氣傾向。在這裏,寂天菩薩強調,為防止行者踏進把空性具體化的危險,除主張體證空性必定屬聞、思、修中的修慧所涉境界;寂天菩薩還引用龍樹菩薩在《出世讚》中說:「何人執空性,彼亦汝當捨。」更忠告行者在修空觀時要徹底地和不斷地否定自性有;這是一個持續性的覺照;當行者在禪修的覺照力減弱時,便要不斷把無自性的論證帶到心前。「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彼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由於根境相連,對境除卻諸法空性外,已一無所有,帶有執著的根識亦變成覺照,世俗的二元景象亦告消失;這經典名句就是寂天菩薩總括體證空性是從輪迴中解脫出來、滅除煩惱、所知二障的唯一方法。跟著寂天菩薩駁斥了小乘有部、經量部和一些較小的派別對已處於無分別狀態的佛何以能夠在世俗中展開說法利生事業的質疑。首先他們提問:「你們中觀認為概念分別是虛幻,既然佛已進入無分別狀態;那祂是如何以言說分別來利益只能以名言概念來思惟的眾生?」寂天菩薩舉了雲層無須分別念和行為仍能下雨,普澤大地為例子。同時,寂天菩薩還指出佛在菩薩因位時已種下種種利益眾生的因緣,只要有善根的眾生積累福德,佛的宿願和眾生的福德因緣和合;佛便能示現說法,利樂有情。除了下雨外,寂天菩薩還舉出如意寶珠和滿願樹皆無分別心,仍能實現有緣者的願望作例子。接著,有些支派再提出質疑:「從菩薩因位發菩提心利益眾生,到成就正覺登佛位前,期間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化度眾生的願望仍會生效嗎?」寂天菩薩安慰地說:「往昔有一位婆羅門珊顧(Brahmin Sanku),他為了解除毒龍對眾生所傳播的病毒,立志修建鵬塔,發下悲願,染上龍毒病患者只要誠心繞鵬塔而行,他的病患能夠立刻得到痊癒。鵬塔在珊顧在生時有效,就算是在他去世多年,鵬塔在寂天菩薩見證下仍能治癒龍毒。同樣道理,縱然世尊涅槃多年,只要我們禮拜佛舍利遺塔,仍能依仗世尊願行菩提心,得到福德加持。」最後,有部和經量部一而再提出質疑:「我們以分別心和行為去向無分別的佛祈禱和供奉;在我們而言,既然佛已無分別,我們如何確保自己供養和祈禱為佛所知,並作出回應?在佛而言,若祂無分別,又怎樣接受合理善良的祈願和誠心的供奉?怎樣拒絕例如以酒肉不如法的供奉和害人的祈求?」寂天菩薩這般回應說:「大體上,你們認為供奉無分別心的佛陀,是不能得到福報;何以你們又多此一舉地認為禮拜佛的舍利塔就能獲福報?舍利佛像都是無分別心啊!佛經中已提到不論供奉在生或已涅槃的佛陀,或禮拜他們的遺物,福德也是一樣的。同時,供養佛的福德僅是出現在眾生內心和安立的名言;隨其善惡動機,分別感召各別如幻的果報;正如你們認為以真實供養便有真實福德果報一樣;我們認為以如幻的心供養佛,亦能獲得如幻的福德果報。」
寂天菩薩提綱挈領指出要從輪迴中解脫出來,必須證悟空性。首先,他陳述了悟空性(realizing emptiness)的必要。
(三十)
雖知法如幻,豈能除煩惱?
如彼幻變師,亦貪所變女。
外人質疑:「你們中觀主張諸法如幻,單靠知道諸法如幻智慧就能斷除煩惱嗎?就像魔術師明知那些幻女是依幻術變出來的,也會生起貪愛一樣。」
Even if we know that all is like illusion, how will this dispel afflictive passion? Magicians may indeed desire the mirage-women they themselves create.
(三十一)
幻師於所知,未斷煩惱習,
空性習氣弱,故見猶生貪。
寂天菩薩同意:「一個魔術師明知那些幻女是由他自己以幻術變出來,幻女只不過是幻象,也禁不住產生淫蕩的貪執;這是魔術師慣常的性格傾向和思想模式的緣故。同樣,我們就算明白諸法虛幻及性空的本質,可是我們已習以為常地執著事物,總以為它們有本質上的真實。執著是經由多生多世牢固的習慣形成哩!」
這種牢不可破習以為常的性格傾向和思想模式,我們稱之為習氣;習氣分兩種:一種強大的習氣會從潛藏在意識中,以很明顯的形態顯現出來;另一種稍弱的就潛藏在意識中,能左右我們認知和取向。
寂天菩薩指導說:「只要熟習對空性的內觀,我們便可以逐漸克服強烈習氣的影響。只有進入空性甚深內觀,否定對兩邊的貪執,所有二元的習性及貪執才會停止。所以,透過熟習及發展深邃內觀,我們便能逐漸消除執著自性存在(intrinsic existence)的慣性傾向。」
怎樣才能從根本上體證不可思議的空性?這就要從不同程度去否定實法(substantial,表面上可看到的事物,例如是綠杯),和無實法(intrinsic reality,例如綠杯的自性,甚至綠杯的空性),最重要的,就是徹底地否定,一棒到底,不要留下尾巴,否則就變成唯識一樣,只明白否定外境實有,卻總留下一小段尾巴,偏偏要執著一些絕對真實,例如唯識就執心識是真實。記著,基本上只要還有些微的執著,證悟空性即不能全面。
與唯識相比來說,中觀自續派就進步多了;它不單否定心識和外境是實法的存在(possess substantial existence),並主張諸法勝義無自性,但卻認為世俗諦中心境等諸法存在著微細本質真實(subtle form of intrinsic reality),更主張在自性實有的境上安立假名,兩者(名言和勝義)和合,現空二聚,便構成這個法;這就否定得不夠徹底了。中觀應成派體證空性是否定甚微細的本質真實,這種甚深的內觀完全滲入空性,徹底摧毀了任何執著的傾向。所有貪執的習氣便不存在了。又例如《心經》在應成派看來是了義,但自續派看來是不了義;例如《心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自續派看來就要加上「勝義諦上無無明,勝義諦上亦無無明盡;勝義諦上乃至無老死,勝義諦上乃至無老死盡。」勝義諦是無自性,但世俗諦上卻有丁點兒自性。
The reason is they have not rid themselves of habits of desiring objects of perception. And when they gaze upon such things, their aptitude for emptiness is weak indeed.
(三十二)
若久修空性,必斷實有習;
由修無所有,後亦斷空執。
若我們恆久觀修諸法空性,必定能斷除執著諸法實有的習氣;這時我們若不留意自己有沒有執著空性,便很容易陷入修習空性具體化危機(the danger of reifying emptiness itself)。你可能體證所有事物都沒有本質真實,從而容易傾向認為空性本質是絕對(emptiness itself is absolute)。寂天菩薩提醒我們雖然空觀(the view of emptiness)是完美的,但要消除把空性加以執著或構想成絕對這種傾向。換句說話,當我們觀察如色境等諸法現象沒有半點本質真實,而減少渴愛和厭惡的心;緊接著的是要觀察空性有沒有本質;發覺空性只有約定俗成的名言,這時我們認為空性不是實存2 。當空性被確知之後,除了切斷諸法,心並不思惟任何事情。我們的心識純然安住於空性的體驗之中,諸法也沒有了。此時沒有「這是空性」或「這是無自性」的念頭,只有空無自性的覺性。(There is only the awareness of the absence of intrinsic existence.)跟著,寂天菩薩再給予我們修空觀可得無分別狀態的肯定,可是怎樣才可以保持對諸法純粹空觀的體驗?
By training in this aptitude for emptiness, the habit to perceive substantiality will fade. By training in the view that all lacks entity, this view itself will also disappear.
(三十三)
當云皆無實,不得所觀法。
無實離所依,彼豈依心前?
當我們觀察一個現象決定它是否實有,就會發覺它一點兒實在性也沒有。這時,在心前呈現的除了諸法的空性之外,便一無所有;但是當我們對境什麼也沒有,沒有任何東西在「對境」的框架內困縛著,因為扭轉了多生多世一直以來的習慣,我們會很不舒服,很不習慣;因為現在什麼都沒有,只有諸法的空性3 。當這一覺知對境除諸法空性外,什麼都沒有減弱時,我們必須不斷將無自性的論證(argument for the lack of intrinsic existence)帶到心前,來增強我們的覺照(investigation)。所謂確知諸法無自性,就是保持著徹底地否定對境無自性所留下的純粹空性的經驗(the experience of the sheer emptiness of the object of refutation)。由於不斷開發空觀(repeatedly cultivating the awareness of emptiness),最後了悟諸法無自性(all events are devoid of intrinsic existence)。
“There is nothing” – when this is asserted, no “thing” is there to be examined. For how can nothing, lacking all support, remain before the mind as something present?
(三十四)
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
彼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
當了解到實法(things)和無實法(non-thing)都無自性,我們內心憒鬧的執著從此安靜下來。當心識(mind)直接認知空性時,世俗存在(conventional existence)特有的二元景象(dual appearance)便消失。當實法例如杯,和無實法例如杯的自性或空性都被證悟到不真實存在時,心識對實法和無實法的執著便平息了。但是修行者僅憑通過聽聞經論的教導的聞慧和構想產生的思慧,二元(duality)的景象仍是揮之不去。要達臻圓滿中效(perfect certainty)的空觀,必定要依靠修三摩地(Samādhi)。透過禪修令心繫一境(capacity of single-pointed concentration),修行者便穩定堅固地認知諸法空性了4 。
When real and nonreal both are absent from before the mind, nothing else remains for mind to do but rest in perfect peace, from concepts free.
(三十五)
摩尼如意樹,無心能滿願;
因福與宿願,諸佛亦現身。
有些支派質疑:「如你們所說,當佛陀進入真實法界(authentic nature of phenomena),一切語言概念悉皆消融。但佛為了度化眾生,祂首先要生起對境,還要具有幫助眾生的分別心念,然後才會有身行言說的行為。不過你們中觀瑜伽師認為概念分別行為是虛妄,並且,佛早已離開虛妄行為,佛又怎能行持利他?」
中觀瑜伽師解惑:「當佛還是在菩薩因位時,祂祈願能利益眾生,所以祂的唯一示現(mere appearance)因緣,就是利益眾生。你們要知道,請佛示現法身及說法,是要依靠著眾生積聚功德。正如雲層無需分別念及行為,也會降雨;佛說法及利益眾生亦復如是。就像摩尼寶珠與如意樹,雖無分別心,卻能圓滿祈求者的願望;同樣,由於眾生的福德與佛的宿願力,無分別心的諸佛也能現身利益眾生。」
As the wishing jewel and tree of miracles fulfill and satisfy all hopes and wishes, likewise, through their prayers for those who might be trained, Victorious Ones appear within the world.
(三十六)
如人修鵬塔,塔成彼人逝。
雖逝經久遠,滅毒用猶存。
(三十七)
隨修菩提行,圓成正覺塔。
菩薩雖入滅,能成眾利益。
有一派別質疑:「佛陀多劫以前有利益眾生的抱負,到了祂成正覺時,時間隔了這麼久,利益眾生的願望仍會生效嗎?」
中觀瑜伽師解惑:「久遠以前的弘誓,為何不可能在現世利益眾生?例如古印度有位叫珊顧的婆羅門,要解除人們中龍毒的痛苦,自己修大鵬金翅鳥(garuda)明咒,並用咒力加持石塊建材,發願凡中毒著魔的人,只要誠心繞塔,即可痊癒。他在世時,依此繞塔而痊癒的人不少。如今雖然他已經去世很久,但只要誠心在塔前祈求,一樣可以消毒降魔。」
同樣,菩薩(佛的歷劫前生)因祈請、弘誓和迴向,為利眾生而勤修菩薩行,最後圓滿成就正覺寶塔;正覺寶塔修成,雖然涅槃久遠,可是,隨著佛陀的覺行,一樣也能夠達到利益眾生的目的。
The healing shrine of the garuda, even when its builder was long dead, continued even ages thence to remedy and soothe all plagues and venom. Likewise, though the bodhisattva has transcended sorrow, by virtue of his actions for the sake of Buddhahood, the shrines of Buddha forms appear and manifest, enacting and fulfilling every deed.
(三十八)
「供養無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物,經說福等故。」
(有部和經量部再興質疑:)「如果佛的事業是無分別,我們供奉和向祂祈求,又怎能獲得福德呢?換言之,當眾生向佛供奉時,由於佛沒有分別念,祂是如何識別、拒絕抑或接納眾人的供品?譬如供品是眾生肉時,或祈願是損害別人的請求?」
中觀瑜伽師解惑:「如果依照你們的看法,供奉無分別心的佛舍利、佛像也不能生起福德果報,但是佛經5 中說到,不論供奉現住或已涅槃的佛陀,或禮拜祂們的遺物,福德都是一樣的。」
“But how” you ask, “can offerings made to beings freed from all discursiveness give fruit?” “It’s said that whether Buddhas live or pass beyond, the offerings made to them have equal merit.”
(三十九)
供以真俗心,經說皆獲福。
如供實有佛,能得果報然。
中觀瑜伽師補充說:「我們認為供養佛的福德僅是世俗名言而已。雖然你們有部和經量部主張這樣的福德是實有的,不過我也同意供養現住或已涅槃的佛舍利,其福德也是一樣。你們認為用實有的心來供佛能夠得到實有果報一樣,我們認為用如幻的心供佛,也能獲得如幻的福德果報。」
Whether you assert the relative or ultimate, the scriptures say that merit will result. Merits will be gained regardless of the Buddha’s true or relative existence.
第二十七講完
註釋
1 龍樹菩薩在《出世讚》中說:「為斷諸分別,說空性甘露。何人執空性,彼亦汝當捨。」在體證空性的時候,空是不能作為對境的;正如唐代同安察禪師說:「了了了時無所了,玄玄玄處亦須訶。」只有主體的觀空強烈、明確,對境甚麼都沒所謂!
2 無分別的原理是根據「所謂諸法只不過是在心的顯現上,安立的假名。」所謂修煉空觀,就是把心內的諸法假名全部蕩除,根據根境相連的原理,無境相則無心識,唯留下覺照力。
3 四世班禪曾說:「凡夫的心中,所現的一切都是自性實有的。」
4 《超越的智慧》對此詳細說明了體證空性時如何斷除二元。在加行道(path of preparation)時,二元景象變得逐漸微細;最後在見道位(path of seeing),亦即證悟空性的剎那,所有二元的景象,即使是最微細的也消失。接著就像是把水注入水中一般,一種沒有根境分別的經驗產生了。藉著開發這種經驗,最後在修道位(path of meditation, bhāvanamārga)出現了金剛喻定(diamond-like concentration)-一種直接對治所知障(cognitive obscuration)的療法,一切相智(omniscient wisdom,全知的智慧)由是出現,所有二元概念式的思惟都被平伏;但當出定時,二元的觀念又再次浮現。
5 《層花經》說:「今日供養我,未來供舍利,功德果報等。」《繞塔功德經》說:「若人清淨心,供養供世佛,滅後之遺塔,功德無差別。」
應用討論問題
一)在什麼條件下,佛才會現身為眾生說法?
二)月稱菩薩說:「如是佛陀法性身,現前雖無功用力,由眾生善與願力,事業恆轉不思議。」說明佛的誓願雖經萬里千年,只要眾生行善並積福,眾生必得佛祖加持。試引《入菩薩行》頌文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