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文
 
 
 第三十五講 智慧品
 
 Lecture 35 Chapter Nine Wisdom
 
 日期:二零零六年十月十四日

上堂已開始闡述法無我。中觀瑜伽師在未正式建立「法無我」之前;先要解答實有宗和唯識宗對二諦的質疑,實有宗說:「你們認為世間的事物都只是假名,沒有真實。照這樣推論,連世俗諦都沒有,何來二諦?」為了釐清實有宗對世俗諦的誤解;中觀重申他針對的是眾生以顛倒的心智對因緣所生的東西產生扭曲的知識,這是病態的知識;一旦知識生病,就會為自他帶來傷害和痛苦。中觀瑜伽師解釋說:「我們並不否認因緣而生的東西是世俗真實(conventional realities);在世俗上享有『事實存在』的意義;但這些東西對已證悟空性的佛菩薩來說,世俗真實根本不再是真實。例如魔術師進行著娛樂觀眾的表演,從口袋變出一疊一疊鈔票;魔術師知道這些鈔票是道具,道具鈔票是世俗諦;當表演魔術時,這些道具鈔票便派上用場。倘若魔術師想歪了,竟然拿了這些偽鈔往商場購物,這是基於顛倒見下欺騙的行為,這是我們否定的!當這些偽鈔被魔術師自以為是真鈔時,這些真鈔便不能是世俗諦了。看魔術表演時,愚童看得很投入,相信魔術師真的可以從無變有,魔術師是一個偉人;自己立志要學魔術;但旁邊有經驗和有冷靜心智的家長,知道一切魔術表演只不過是掩眼法,其目的在於滿足觀眾好奇心;而他看魔術表演較重要的目的,是讓家人開心渡過假期。事實上,在家長眼中,魔術師一切行為都是假的。」同樣,證悟空性的佛、菩薩不會執著世間。這次講座繼續闡釋實有宗和唯識宗執著心境實有,根本是毫無理據,純粹是虛構的分別念。實有宗先說,由於我看到你檯面有綠杯,所以證明外境是實有綠杯!中觀瑜伽師質疑說:「如果你以心識來成立外境是實有,你先要證明心識是實有;『若境由識成,依何立識有?』事實上,我以前(頌二十三至二十五)已破斥心識無實自性。」實有宗試圖將說話倒轉過來說,以求瞞天過海:「心識是依所知境而成立!例如因為你檯面實有一隻綠杯,所以我們的心識才知有綠杯存在。」中觀瑜伽師來一個請君入甕,不著意的說:「那麼你用來成立心識實有的所知境,如何證明它實有?」實有宗不假思索的說:「哦!所知境實有依心識實有而成立,二者相待而成。」中觀瑜伽師便緊咬這點說:「心境相待有,二者皆非實。」「正如你剛才說心識和所知境相互觀待而成立,那麼你們便承認兩者依賴緣起。既依緣起,兩者便俱非真實。我們否認的是實有的心識和實有的外境,假使你承認心和境是互相觀待而緣起,毫無真實;這點我們是認同的。」實有宗為執著有實在的外境再死撐說:「無子則無父」,如果沒有所知境,就沒有心識;就好像一個人沒有兒子就不能稱為父親一樣!」中觀瑜伽師平心靜氣地問:「當一個男子剛出生,他的身份是兒子,抑或父親?」實有宗答:「當然是兒子!」中觀瑜伽師接著說:「假如你執著兒子有實性,那便意味著這男子到死亡那一刻都只能是兒子的身份;這樣,世界便不可能有男子成為父親了;沒有父親,又哪來兒子呢?『無父誰生子?』再者,你又執著父親有實性,那麼這個世界便沒有兒子;沒有兒子,哪來有父親呢?『無子也無父。』」中觀瑜伽師再總結說:「事實上,父子只能互相觀待而有;當兒子未出世,這個男子可以稱為父親嗎?所以父子與內在的心和外在的境一樣,是依緣觀待而有,沒有實自性。」
這時,站在一旁的唯識瑜伽師說:「『如芽從種生,因芽知有種。』就好像苗芽是從種子產生出來一樣;在地面上看到有苗芽,就可推論地底一定有種子。同樣,因有實自性的眼識生起,所以推知有色等所知境。正如為什麼我眼識有綠杯的顯像?這是因為你檯面有一隻綠杯。」中觀瑜伽師拍拍他的臂膊說:「慢點!你看事理太魯莽了;苗芽本身無法知道種子存在,而是由與苗芽相異的心識推知。問題是當心識了別所知境苗芽時,你憑什麼來推知心識是實有呢?你一定又節外生枝抬出識能自證;但我在前面(頌二十三至二十五)已破斥過了。」唯識瑜伽師自知理虧,退在一旁。
解答過實有宗和唯識瑜伽師的質疑後,寂天菩薩正式進入闡釋對「法無我」的論證。寂天菩薩以清靜心智,透過四句辯證(catuskotikā)的形式,把那些外道堅固如金剛的執我思想,砸個稀爛;後人尊稱這種方式為金剛屑因;溯源追流,龍樹菩薩的《中論》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第二十一〈觀成壞品〉第十二頌說:「法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從自他生,云何而有生?」寂天菩薩首先批判了順世外道的無因論,說:「世人都知道一切果皆有能生之因,所以無因論站不住腳。」順世外道質疑:「如蓮花有很多品種,但都只從蓮花種子而來;是什麼造成『因』有這麼多的差別呢?」寂天菩薩答:「世間任何法,皆有其因,無因則不生。『此因』是從產生『此因』的『前因』之種種差別造成。蓮花有種種不同的差別,是由它們不同的因所生;而這些不同的因都存在其種子中!往昔因力如何,後時所生果也如何。」順世外道看似膚淺,但當他們聽到般若法義,立即心開意解,不再強辯。寂天菩薩再挑戰認為大自在天(The god Ishvara)是創造世間萬物的神,宇宙亦是由唯一 的「他」生起的正理學派。中觀瑜伽師說:「你說有神,可是,我和很多人都未見過,你能否說明一點?」正理學派說:「要說明白一點,那麼可這樣理解:神和地、水、火、風和空一樣,是產生宇宙萬象的元素。」中觀瑜伽師說:「哦,原來你所謂的神,跟『大種』一樣;那麼我們也承認由於有四大為前因,而產生後因的色聲香味觸法;而你努力建構的『大自在天』這個名稱,跟世俗約定俗成的『大種』在內涵上其實是一樣,只是名稱不同;你又何必在大種之外執著『神』這個分別念呢?再者,四大數目眾多,不如你所說『自在天』是創造萬法唯一因;此外四大『無心』、『非常』、『不淨』、『為眾所踐』,與你所說的『自在天是神,純潔高貴、永恆、有心識活動和獨一無二』的說法有矛盾。再者,虛空沒有行為,沒有心識,與你所說『自在天』能救人或懲罰人又有矛盾。而我在前面(頌六十八和六十九)亦已破斥過你們提出的恆常的我,自在天也不可能是恆常的我。」正理學派無力抗辯,只好說:「自在天是不可思議,凡夫永遠不能了知其境界。」中觀瑜伽師作結說:「『若謂非思議,說彼有何義?』下次你建立自宗的觀點時,請確立它是可知抑或不可知!」

(一一一)
心境實有宗,理極難安立。
若境由識成,依何立識有?
實有宗認為心、境兩者都是實有;但中觀認為這種立論很難成立!
實有宗提議:「『外境』實有是由心識成立;例如色境可以用眼識現量成立實有!」
中觀瑜伽師質疑:「要以某種能立來成立其論點,必須先證明能立可以成立。你們認為外境由心識成立,那麼憑什麼可以成立『心識』實有呢?自證分和其他的實有都不能成立,(前面頌二十三至二十五)已經破斥過了。」
Those who say that “both are true” are hard pressed to maintain their case.  If consciousness reveals the truth of things, by what support is consciousness upheld?

(一一二)
若識由境成,依何立所知?
心境相待有,二者皆非實。
實有宗狡辯說:「心識是依所知境而成立。」(例如,因為你檯面實有一隻綠杯,所以我們的心識才認知有綠杯存在。)
中觀瑜伽師質疑:「你這種成立心識的所知境,如何證明它實有?」
實有宗又說:「所知境實有依心識實有而成立,二者相待而成。」
中觀瑜伽師反駁說:「正如你所說心識與外境是相互觀待而成立,那麼你們便承認兩者依賴緣起而無自性。心識和外境只是在於世俗相互關係這個層次上存在,不是自性上的實有。」
If objects show that consciousness exists, what, in turn, upholds the truth of objects?  If both subsist through mutual dependence, both thereby will lose their true existence.

(一一三)
「無子則無父!」「無父誰生子?
無子也無父,如是無心境。」
實有宗力撐說:「如果沒有所知境就沒有心識,就好像一個人沒有兒子就不能稱為父親!(無子則無父!)」
中觀瑜伽師有恆耐煩地再解釋:「一個人沒有兒子,誠然不能稱為父親,因為父親必須觀待有兒子才可成立。請你在這點深思:當一個男子剛出生,他的身份是兒子抑或父親?」
實有宗說:「當然是兒子!」
中觀瑜伽師接著說:「問題就在這裡,假如你執著兒子有實性,那便意味著這個男子由出生開始直至他死去,都只能是兒子,不能改變。這樣世界就不會有父親存在,既然沒有父親,又哪來兒子呢?(無父誰生子?)相反來說,你執著父親有實性,如此世界則永遠沒有兒子;沒有兒子,哪來父親呢?(無子也無父。)」
實有宗再質疑:「事實上,先有父後有子。」
中觀瑜伽師毫不費力破斥說:「父子是相互觀待而有,當兒子未出生,這個男子可以稱為父親嗎?所以相待的父子只是世俗假名的層面存在,沒有半點真實!同樣,內在的心和外在的境也是觀待而成,並沒有自性。」
If, without a son, a man can not be a father; whence, indeed, will such a son arise?  There is no father in the absence of a son.  Just so, the mind and object have no true existence.

(一一四)
如芽從種生,因芽知有種。
由境所生識,何不知有境?
唯識宗加入議論說:「就好像苗芽是從種子生出來一樣,我們可以推知種子實有。同樣,依色等所知境而生起的眼識,因而推知有色等所知境1 。」
“The plant arises from the seed,” you say, “so why should not the seed be thence inferred?  Consciousness arises from the object – how does it not show the thing’s existence?”

(一一五)
由彼異芽識,雖知有芽種,
然心了境時,憑何知有識?
中觀派解惑說:「苗芽本身無法知道種子存在,而是由與苗芽相異的心識推知;現在的問題是:當心識了別所知境時,你憑藉什麼來推知有實有心識呢?你一定好像以前一樣,心識有自證分推知證明心識正在了別所知境!那我們在前面頌二十三至二十五已破斥過了。」
A consciousness that’s different from the plant itself deduces the existence of the seed.  But what will show that consciousness exists, where by the object is itself established?
寂天菩薩從因(cause)的角度,以金剛屑因2 觀察因無相,探究事物生成的原因,破斥諸宗執實有因,確立諸法無自性生。外道異宗執諸法實有生起,總括其形式不外乎無因生、自生、他生和共生四種。
外道持斷見者如順世派(Lokāyata)認為現象無因而生;他們舉例說:「就好像荊棘的尖銳,花瓣的柔軟,河流之下向,孔雀斑彩的羽毛,都是它們隨其自性自然而有,未有造作;故諸法無因生。」
順世外道提出主張:「萬物是無因的,人是心、身臨時的聚合物,如雪地上的腳印,雪溶了,腳印便不見了;死亡來時,身心兩亡。善無樂報,罪無苦報。」

(一一六)
世人亦能見,一切能生因,
如蓮根莖等,差別前因生。
中觀瑜伽師說:「無因生不合理,因為世人也能看見,一切果皆有能生之因。例如由煙推知有火。」
順世外道質疑:「像蓮花的花瓣數目、顏色、形狀都各有差別;但在蓮花種子上卻看不到有這麼的分別,故此世間萬物不可能由因而生。」
中觀瑜伽師解惑:「蓮花花瓣數目、顏色、形狀等種種差別情況,也是因它們不同的因所生;而這些不同的因都存在其種子中3 。」
At times direct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perceives that all things have their causes.  The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lotus flower arise from a similar diversity of causes.

(一一七)
「誰作因差別?」「由昔諸異因。」
「何故因生果?」「從昔因力故。」
順世外道問:「是什麼造成了種種因的差別?例如蓮花的莖、花瓣的數目各有差別,什麼造成『因』的種種差別呢?」
中觀瑜伽師解惑:「是從產生『此因』的『前因』之種種差別造成。」
順世外道又質疑:「為何不同的因產生不同的果?例如青蓮花之因只生青蓮花,即不生白蓮花,其中卻沒有絲毫錯亂?」
中觀瑜伽師解惑:「世間任何法,皆有其因,無因則不生;同時,往昔因力如何,後時所生之果也如何,同類因力只能生同類果。4
“But what gives rise,” you ask, “to such diversity of causes?”  “An ever-earlier variety of cause,” we say. “And how,” you ask, “do certain fruits derive from certain causes?”  “Through the power,” we answer: “of preceding causes.”
正理派(Naiyāyika)和勝論派(Vaiśheshika)主張諸法由單一因-大自在天(The god Ishvara)生起;他創造了萬物。

(一一八)
「自在天是因;」「何為自在天?」
「若謂許大種,何必唯執名?」
正理派提出主張說:「這個世界不是由大自在天創造的嗎?這是一切法的因。」
中觀瑜伽師反問:「請問自在天的事相或體性是什麼?」
正理學派回應:「地、水、火、風和空一切的大種就是自在天,萬物就由此生起。」
中觀瑜伽師質疑:「我們也同意由於『前因』的大種有『後因』的色聲香味觸法;你所謂的自在天,與世間約定俗成的大種,只有名稱的分別。事實上,名稱只是分別念,沒有任何實質。你費力建構一個『自在天』的名稱,跟世俗約定稱名為『大種』沒有不同,又何必在大種之外執著『神』這樣的虛名呢?」
If Ishvara is held to be the cause of beings, you must now define for us his nature.  If, by this, you simply mean the elements, no need to tire ourselves disputing names!

(一一九)
無心大種眾,非常亦非天,
不淨眾所踐,定非自在天。
中觀瑜伽師接著駁斥說:「再者,地水火風四大數目眾多,不如你所說自在天是萬物唯一的因。此外,四大沒有心識活動,亦非恆常;亦非天神;事實上,四大亦是被踐踏和不乾淨的事物,與你們提出『自在天是天神、純潔高貴、永恆、有心識活動和獨一無二』的說法是矛盾。」
Yet earth and other elements are many, impermanent, inert, without divinity.  Trampled underfoot, they are impure, and thus they cannot be a God Omnipotent.

(一二零)
彼天非虛空,非我前已破,
若謂非思議,說彼有何義?
云何此彼生?
中觀瑜伽師再解釋說:「自在天不是虛空;虛空沒有心識活動,不能利益或損害眾生;虛空和所有行為都無關,故此缺乏能力造作因。自在天不可能是恆常的我或神識,前面(頌六十八和六十九)我們已破斥了常我。」
正理學派詰辯說:「自在天是不可思議,凡夫永遠不能了知其境界!」
中觀瑜伽師破斥說:「既然你說自在天不可思議,另一方面又確實地說他是宇宙萬物的唯一作者;這種說法既矛盾又毫無根據;請你建立自宗觀點時,先確定他是可知抑或不可知!」
The Deity cannot be space – inert and lifeless.  He cannot be the self, for this we have refuted.  He’s inconceivable, they say.  Then likewise his creatorship.  Is there any point, therefore, to such a claim?

第三十五講完
註釋

1 唯識宗主張自然現象(natural phenomena)實有,從現行(如苗芽)可推知有種子;苗芽、種子是互為因果(causally interrelated),所以它們具有獨立存在的世俗名言(independently of conceptual designation)。「苗芽」可以獨立,「種子」可以獨立;這是傳統上唯識抄襲人,頭上安頭,節外生枝的思惟方式。但中觀學派否定它們在世俗名言各有獨立性,只承認兩者互相觀待;他說:「既然苗芽和種子是互動的因果關係,所以苗芽、種子必定是不可能自證、俱生的實體。」
2 即中觀派以清淨心智觀察,把外道認為諸法有實自性生起如金剛般堅固的執著,擊碎如屑;故名為「金剛屑」因(Diamond-splinters)。觀察因為金剛屑可視為「因無相」的論證。由頌一一六破無因生至一四二a結破四邊生,是中觀見「因無相」的論述;頌一四二b至一四四是說「本體空」;頌一四五至一五零是說「果無願」。
3 現代遺傳基因學恰能證明蓮花各部份都由不同的細胞基因發育而來。由於當時順世外道缺乏工具,以為所有蓮花種子都相同,所以提出無因生謬思;相反,佛教中觀世俗因果絲毫不紊亂的信念理則,就算處於缺乏科技工具的年代,放諸古今四海而皆準。
4 由此可見「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可以令我們正確導入「法無我」正見。


應用討論問題
一)我們因何知道頌一一四的虛構執實的見解是由唯識瑜伽師提出?
二)何謂金剛屑因?為何它能代表中觀學派建立「法無我」的理論體系?
三)順世外道主張萬物無因而生;所以罪福都不由善因惡因而來;從而變成倫理虛無論;其實五濁惡世很多人都是順世外道的響應者,除
了用寂天菩薩破無因生的觀點來破斥他們的謬見外,你對這些站在地獄門前的可憐人,還有什麼忠告?
四)凡建立論點,切忌前後矛盾;否則你所說的東西就變成毫無意義,不攻自破。例如正理派先很確切地說自在天創造萬物,當遇到中觀瑜伽師的問難時,竟然又含糊地說自在天不可思議。究竟自在天可知抑或不可知,自己都弄不清楚,無怪乎被中觀瑜伽師駁倒。試引頌文一一八、一一九和一二零,剖析中觀瑜伽師使正理派陷於矛盾的辯論方法。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41 >
返回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