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28講

日期:2017年4月1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述求品〉是講述修行人如果想找尋解脫的門路,首先是要依循在三藏十二部經、修行終極所緣真如境和如何起心動念三方面作為修行指引。彌勒菩薩由頌十三開始,用三自性教法來曉喻修行人如何尋求真如;如何知世間現象¾¾心識活動盡皆如幻;以何種智才能通達真如;如何修止觀去除垢染;以「全無外境、唯有內識」作為發力點去體證真如;並詳細講述三自性。

彌勒菩薩解釋指凡夫聲稱能把觸得到實有外境,其實全然是自己心識的分別妄想。祂分析原因說:當人接觸外境起心動念時,刺激潛藏在第八識內的顯境種子;接著意識的想心所將所緣境上的像貌鉤攝過來,並以之為增上緣,安立種種名言概念。當想到這些名相時,境相便在內心顯現。其實凡夫當時所認識的只是名相,並非真的能把觸得到境相。「意言及習光,名義互光起;非真分別故,是名分別相。」世俗現象其實就是依他起性,亦即心識活動。當心識活動時,必然有能取、所取,所取之境包括器世界、六境和六根;而能取包括了第七末那識、前五識和意識;這二取都是因第八識所攝持的種子依眾緣而起現行,如夢幻般在前七識顯現。「所取及能取,二相各三光,不真分別故,是說依他相。」真如的所謂圓成實相,可從自相、染淨相和無分別三方面來論述。自相是指真如可以無自性的特性來否定能、所二取,亦可從有自性的特性來成立真如,所以真如的自相是「無體、體無二」;從染淨相來看,一方面真如確暫為客塵垢染,所以非寂靜;另一方面真如自性清淨,本來寂靜;所以「非寂靜、寂靜」。由於真如不是有漏的心識活動境界,要遣除能、所二取的分別活動才能證見真如,所以真如的特性是無分別。

由三自性學說就可建立三解脫門;如《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云:「三種解脫門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謂由遍計所執自性故立空解脫門,由依他起自性故立無願解脫門,由圓成實自性故立無相解脫門。」修行人就依這三解脫門實修。

接著,彌勒菩薩提出五學境¾¾這條以三自性道理修止觀來穿越資糧、加行、通達、修習和究竟位的方便。首先是「能持」,是修行人於資糧位聞思佛證悟真如後,以後得智所宣說三自性的教法。第二是「所持」,在加行位時憶念三自性所述心識活動如幻,次第修得識境俱泯。第三是「鏡像」,在登地時以無漏無分別智現見人無我、法無我道理,這二空理猶如鏡面上影像清晰出現。第四是在二地至十地以出世間智明悟遍計所執相常非有,依他起性有非真,圓成實自性離一切戲論,不可說。第五是「轉依」,盡焚第八識內有漏二障種子,得大菩提;徹底改變對真如的迷執,得大涅槃。「應知五學境,正法及正憶,心界有非有,第五說轉依。聖性證平等,解脫事亦一,勝則有五義,不減亦不增。」

最後,彌勒菩薩再將〈菩提品〉頌三十八至四十八有關八識轉依的情況,從尋求解脫的角度再闡述,大家可比較這兩品有關轉依活動的概況。

四十 所取及能取,二相各三光,

不真分別故,是說依他相。

The projection of disparate name and referent corresponding to name and referent¾the process of unreal mental construction¾such is the imaginatively constructed identity.

依他起相包括能所兩相:所相方面有句光、義光和身光;能相方面有意光、受光和分別光,但這六光都是第八識所攝持的雜染種子起現行,就如夢幻般而顯現。

世親菩薩說:「此相中自有所取相及能取相。所取相有三光,謂句光、義光、身光。能取相有三光,謂意光、受光、分別光。意謂一切時染污識,受謂五識身,分別謂意識。」依他起性就是八識的虛妄分別活動;當識境相連時,能取的心就有第七末那識、前五識和意識的顯現,而所取的境就有器世界、色等六境和眼等六根的顯現。當中的意光是指無始以來緣阿賴耶見分而視為「我」的末那識,受光指前五識,分別光指第六意識。句光指阿賴耶共業種子所變現似外在的器世界,義光指似內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身光指似內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世親菩薩又說:「如此諸光,皆是不真分別故。」這六種光實際上都是阿賴耶識所攝持的雜染種子依眾緣而起現行,如夢幻般在前七識顯現。

四十一 無體、體無二,非寂靜、寂靜;

以無分別故,是說真實相。

Nonexistence, existence,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in equality, peaceless peace, and freedom from discriminative construction¾this is the perfect identity.

圓成實可以從無自性立場來否定能、所二取,亦可從有自性立場來肯定成立真如;所以從自相來看,圓成實性是有體、無體均為一義,無異平等。從染淨來說,一方面確暫為客塵垢染,所以非寂靜,但另一方面是自性清淨,本來寂靜;所以圓成實是遠離有無、染淨等分別概念。

世親菩薩說:「此相有三種:一自相,二染淨相,三無分別相。」又說:「無體、體無二者,是真實自相;無體者,一切諸法但分別故;體者,以無體為體故;無二者,體無體無別故。」意思是說:「無體、體無二」這句是解釋圓成實的自相,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諸法皆無自性。而真如卻以無自性作為其自性;所以從自相說,有體、無體只是從不同角度表述,無論如何,兩者均為一義,無異平等。「非寂靜、寂靜者,是真實染淨相;非寂靜者,由客塵煩惱故;寂靜者,由自性清淨故。」眾生因無明障蔽故,由我執引發煩惱,如同灰塵遮蔽本自清淨的心性。但我們若勤修止觀,就會去除客塵,回復本自清淨狀態。「以無分別故者,是真實無分別相,由分別不行境界,無戲論故。」真如是個沒有有漏心識活動的境界,所以要遣除能、所二取的分別活動才能證知真如,因此真如的特性是無分別。

如果說《般若心經》是佛門大德將《大般若經》第二會的經文剪裁編輯出來的(註釋188),那麼這位大德極可能是彌勒菩薩,而編輯的原則就是依圓成實之三相。由「舍利子,色不異空……」至「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真實自相¾¾「無體、體無二」。由「無無明……」至「無智亦無得」是真實染淨相¾¾「非寂靜、寂靜」。由「以無所得……究竟涅槃」是真實無分別相。《心經》全文重心就是依圓成實自性真實三相的原則而編輯開演出來,而主體經文取材自《大般若經》第四百零三卷第二分,再在開頭加上第四分〈妙行品〉,結尾加上第四分〈供養窣堵坡品〉中節錄的經文。《心經》用意是佛勸勉迴小向大的舍利弗,要效法觀世音開展大悲心、菩提心和無漏無分別智來體證諸法空相¾¾自相、染淨相和無分別相;從此遠離遍計所執的分別,不受依他起自性的迷因¾¾如夢幻般顯現所迷惑,達致解脫。

接著,彌勒菩薩解釋瑜伽士如何將三自性的要義應用在五個修行成佛的階段。世親菩薩說:「彼能相復有五種學境:一能持、二所持、三鏡像、四明悟、五轉依。」

四十二 應知五學境,正法及正憶,

心界有、非有,第五說轉依。

Perceiving the spontaneous teaching, holding the appropriate conscientious attitude, fixing the mind on the element, and viewing objects as both existent and nonexistent: such is the fivefold yogic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修行人先於資糧位聞思佛在證悟真如後所宣說三自性的教法;第二是在加行位時憶念三自性所述心識活動如幻,修止觀次第達致識境俱泯;第三是在初地時以無漏無分別智現見人無我、法無我,這二空理猶如鏡面上影像清晰出現;第四是在二地至十地以出世間智明悟遍計所執相常非有,依他起相有非真,圓成實相唯有非有;第五是轉依。甚麼是轉依呢?

四十三 聖性證平等,解脫事亦一;

勝則有五義,不減亦不增。

One arrives here at equality, since the spiritual gene of noble beings is immaculate, equal, distinguished, without excess or deficiency; this is accepted as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十地菩薩轉依成佛,在真如法界中達致解脫;雖則此解脫與諸阿羅漢平等,然大乘的解脫比二乘有五種殊勝差別。畢竟真如法界中因具平等性,所以無論多少眾生斷業惑亦不損減,無論多少眾生證涅槃亦無增長。

彌勒菩薩除了在前面〈菩提品〉頌十二提到轉依:透過修煉無漏無分別根本智和無漏有分別後得智伏斷二障種子,顯得大涅槃和生得大菩提這二種最上圓滿白法,成就具足法報化三身的佛體,更以真如為自性身,這就是轉依。當中證得真如無生道理,顯得大涅槃這點與阿羅漢以盡智入涅槃是平等的。但佛果比二乘殊勝,除了在〈菩提品〉頌十四提過十種殊勝外,彌勒菩薩在這頌再提到佛果比二乘果還有五種殊勝。世親菩薩說:「雖復聖性平等,然諸佛最勝自在有五義:一者清淨勝,由漏習俱盡故;」大乘人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到轉依時盡焚第八識內所有有漏種子,故內心極微細之習氣亦斷盡無餘。據印度早期出現的佛典記載,阿羅漢尚有宿世習氣的行為表現。「二者普遍勝,由剎土通淨故。」轉依後,佛無漏的顯境種子能現出七寶大地、如意樹、甘露池等莊嚴淨土。「三者身勝,由法身故。」轉依後,佛以真如為自性身,二乘人僅證人無我而得解脫身。「四者受用勝,由轉法輪,受用不斷故。」佛恆以報身為十地菩薩說法,為了令菩薩眾能受用圓滿的法財,所以不單示現能說法的受用身,更變現出清淨的受用土和資財。「五者業勝,由住兜率天等現諸化事,利益眾生故。」佛入無住涅槃,能現種種化身盡未來際利益有情,然二乘人則欠此能耐。米滂仁波切在其《論釋》中提到這五學境,前四者能持、所持、鏡像和明悟是因瑜伽位,後者轉依是果瑜伽位;而瑜伽是指止觀雙運。並強調能所相連;在所相五位百法中每一法皆有能相三自性;例如色法可分為遍計之色、依他起色和依法性簡別之色。

壬七 尋求解脫

所謂解脫是指因修行正法,斷除煩惱苦果而現前涅槃。所謂尋求解脫,就是獲證涅槃的方法。

四十四 如是種子轉,句義身光轉;

是名無漏界,三乘同所依。

From the total transmutation of the seed, there is the transmutation of the appearance of places, objects, and bodies; this is the uncontaminated realm, and it has a universal basis.

隨著第十地菩薩轉依成佛,祂的第八識所攝藏的盡是無漏種子,而無漏心識活動所顯現的三種相狀:句¾¾器世間,義¾¾六境和身¾¾六根亦同時顯為清淨莊嚴;當佛轉依時並以真如¾¾無漏法界為自性身;這個無漏法界亦是三乘人得到解脫之所依。

「種子」,指攝持種子的第八識。「句、義、身」,見前頌四十論釋。「句」,又譯作「處」,指器世界境。「義」,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身」,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句意指當第八識所攝持之有漏種子轉依成無漏種子時,心識活動所顯現的根身器界亦轉成七寶莊嚴的大地、如意寶樹和甘露妙池的剎土(註釋189)和色聲香味觸五境互用,例如眼能聽、能觸等共一千二百項功德。

四十五 意受分別轉,四種自在得,

次第無分別,剎土智業故。

Through the mutation of mentality, perceptivity, and discriminative construction, there is a fourfold mastery over the nonconceptual, the land, intuition, and action.

隨著第八識轉依,第七末那¾¾意,前五根識¾¾受和第六意識¾¾分別也出現變化;並且依次得無分別智慧自在、剎土清淨自在、無礙的智慧自在和事業自在等四種自在。

四種自在是無分別智慧自在、剎土清淨自在、無礙智慧自在和事業自在。

意、受和分別轉中的「轉」字,根據梵文本不是「轉依」的意思,而是作變化解。〈菩提品〉頌四十二解釋第七識「意根」隨著第八識轉依所出現變化時這樣說:「如是意根轉,變化得增上;極淨無分別,恆隨變化行。」當意根轉依時,棄捨分別自他的我癡、我見、我慢和我愛,與第七識相應的慧心所變成平等性智;恆常與前六識所轉依的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一同現行,示現種種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盡未來際以純善的心無分別地平等利益有情。這裡所指的無分別自在智慧,是指平等性智。〈菩提品〉頌四十三解釋前五識¾¾義受隨第八識轉依時出現的變化時說:「如是義受轉,變化得增上;淨土如所欲,受用皆現前。」轉依後與前五識相應的慧心所變為成所作智時,能依眾生不同等級的福德,隨欲變現出清淨程度各異的變化剎土,與及在剎土上的一切受用;剎土清淨就是指這一點。〈菩提品〉頌四十四解說意識隨著第八識轉依而出現的變化時說:「如是分別轉,變化得增上;諸智所作業,恆時無礙行。」與第六識相應的慧心所隨著第八識轉依後出現變化,能以妙觀察智無礙地觀察諸法實相和現象;並能恆時自在地起現神通,利樂有情,這就是智慧自在和事業自在。

四自在在菩薩第八、第九和第十地成熟先後都有不同。

四十六 應知後三地,說有四自在;

不動地有二,餘地各餘一。

The four masteries exist on the three stages, the immovable, and so on; two in one stage, one in each other respectively.

四種自在中,於第八不動地有無分別自在、清淨剎土自在成熟;於第九善慧地有四無礙解成熟;第十法雲地有事業自在成熟。

換言之,第八不動地得無分別自在和剎土清淨自在成熟;第九善慧地得智自在成熟;第十法雲地得事業自在成熟。世親菩薩說:「善慧地有第三智自在,由得四辨善巧勝故。」這四辨善巧即四無礙解。第九地菩薩因願波羅蜜圓滿,於種種法之不同性相,均能了別無誤,成為法之大教誡師。(註釋190)第十地菩薩因智波羅蜜圓滿,以神通力令事業自在。

註釋

  1. 見羅時憲先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解釋。
  2. 如〈菩提品〉頌四十五云:「如是安立轉,變化得增上,住佛不動句,不住於涅槃。」句,指器世間;佛不動句,是佛以真如為自性身,住於無漏的真如法界。又如〈菩提品〉頌四十一云:「如是五根轉,變化得增上;諸義遍所作,功德千二百。」總之隨著第八識轉依,句義身三種所相亦隨之而轉依。內容詳見〈菩提品〉頌四十一至四十五。
  3. 四無礙解是第九地菩薩成為大教授師所具之特別能力¾¾對種種法之不同性相了別無誤,並在說法時對教法的文句,教法的義理,方言的展轉訓釋和稱機巧說,皆無滯礙。

應用思考問題

  1. 依他起性是專指心識活動時的顯現相狀,有而不實。能取有意、受和分別三光,包括了前七識的活動;所取有句、義和身三光。試依頌四十解釋二取六光的內容。
  2. 圓成實相有三相:自相、染淨相和無分別相。試依頌四十一說明。
  3. 三自性與三解脫門有何關係?試依《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說明!
  4. 為甚麼說《般若心經》是依圓成實相,所謂自相、染淨相和無分別相的理念,剪輯《大般若經》第二會、第四會而成?你能以白話文解述嗎?
  5. 何謂五學境?與證悟三自性有何關係?試依頌四十二及頌四十三說明。
  6. 為甚麼說佛果轉依而得的解脫比阿羅漢得的解脫殊勝?試依頌四十三解釋。
  7. 頌三十六至頌四十三都是說明從體相方面修學,為何說所相的五法¾¾色法、識法、心所法、心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上述任何一法中都包括有能相¾¾三自性;並可依之修成五學境?試逐一說明。
  8. 三自性是修行人極有效之方便法門之一,試依頌三十八、三十九說明遍計所執自性;頌四十說明依他起自性;頌四十一說明圓成實自性。
  9. 彌勒菩薩所謂的「解脫」,就是指「轉依」。隨著修行人在十地盡焚第八識內有漏種子,剩下無漏種子,修行人亦將器界、六境、六根轉成無漏法界。試依頌四十四說明這無漏法界的特性。
  10. 隨著第八識所攝持轉依成無漏種子,修行人前七識亦起重大變化,例如得四種自在。試依頌四十五說明。
  11. 前七識轉依未必盡在第十地轉依成佛時進行,在三淨地例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和第十法雲地亦有部分轉依;試依頌四十六說明。
  12. 前面〈菩提品〉已詳盡地提到八識轉依的殊勝和情況,試將〈菩提品〉頌三十八至頌四十八,與〈述求品〉尋求解脫例如頌四十二至四十六作綜合比較。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二十八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