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32講

日期:2014年1月4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凡夫都希望得到快樂,不想受苦,但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樂,都只不過是有漏樂;有漏樂是很容易變成苦;所以不值得追求。還有,凡夫用以脫離痛苦的力度未夠,不足以斷除大苦,只能減輕痛苦,將大苦變成小苦;但這些小苦最終會還原,回復成大苦;所以凡夫在尚未深信三寶,又未發菩提心修行前,在追求快樂和拋棄痛苦的過程中所造一切,都只不過是在苦苦、壞苦及行苦所謂三苦的迷宮中兜兜轉轉而已。

龍樹菩薩提醒引正王切勿戀棧名利,耽於欲樂;懈怠修行,不思長進。衪提到一切現世名譽受用,都是過去世因行持善法感召福報而來;故應珍惜今生的暇滿人身,不要違背菩薩利他精神,造作非法的事情。「不從昔世引,不可將入來;王位從法得,為位莫壞法。」此外,世間豐盛的物質享受,不能直接帶給我們絲毫真實的快樂,頂多只是一種令人得到暫時快樂的助緣。而真正的安樂,源於修行人內心豐盛的福慧資糧,知足少欲的習氣。「五根緣五塵,若心不分別,雖復得五塵,不由此生樂。」接著,龍樹菩薩在逐一分析能感受身安樂的物質身體和感受心安樂的精神心理都不是實有後,便提出疑問:「究竟誰人在感受種種苦樂呢?」「四大二義虛,故不成和同;既實無和同,故色塵不成!」「識受想及行,一一體不成,不合乘緣生,非有故無合。」龍樹菩薩再進一步強調:無論痛苦或是快樂,其實都是內心的分別念如幻術般變現出來;只要我們認知到這些苦樂的變化都如夢幻泡影般不實、無自性,只有顯現;然後決心努力斷惡行善,積聚福慧;就接近解脫大樂的因。「此塵根所緣,心取過去相;分別起淨想,於彼生樂受。」最後,龍樹菩薩教我們行持十善,勤修無相空觀,就可得到真正的快樂;斷除十惡,修持無生空觀,就可進入斷絶痛苦的根源。「於樂和合愛,緣無相則滅;於苦遠離貪,由此觀不生。」

今堂,龍樹菩薩一針見血要求引正王「以小苦除大苦,棄小樂求大樂!」甚麼是小苦?就是修行中要肯吃苦頭,就算身體要受到一些傷害,財物受用會遭到一些損失;修行路途再遙遠,也堅持修行大乘;最後獲證涅槃,徹底地去除輪迴痛苦,就是除大苦。甚麼是小樂?就是前面提到的五欲有漏樂;因為這些小樂最易麻醉我們,令我們失壞出離心,致使一直輪迴生死。月稱菩薩在註釋《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四十八時說了一個故事:「一頭象屍漂浮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有一隻烏鴉為了滿足食慾,於是飛進大象屍腹内啄食,怎料頃刻間被大浪捲入海底,葬身其中!」貪求微不足道數口屍肉的小樂享受,無視痛苦惡浪將自己捲入惡趣海底,值得嗎?捨棄欲界的樂,才能得到色界、無色界的清淨快樂;捨棄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有漏小樂,才能得到無漏的涅槃大樂。「合毒為治毒,如醫方所說;苦滅惡亦爾。」「由能棄小樂,後若見大樂;智人捨小樂,觀於後大樂。」龍樹菩薩嚴厲地告誡老友說:「若果你連『以小苦除大苦,棄小樂求大樂』這番話也聽不進耳,那麼你便真是愚昧得好像將那位為你處方苦藥的醫師,當成是罪不可恕的犯人。」「若不忍此言,醫師施苦藥;犯罪不可恕,故汝義不然!」

龍樹菩薩重申,要除大苦,要得大樂;一定要依大悲心修空觀,行持大乘修行;透過積聚無量的福慧資糧;獲證勝生安樂和定善解脫;成就佛色身和法身二妙果。當時引正王身邊有很多信奉小乘的臣子,基於對大乘不了解,甚或基於嫉妒,紛紛進言認為修大乘證果過程太漫長,例如要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證果;修大乘太辛苦,行菩薩行甚至要將自己身體、頭目、手足作布施;就算得證涅槃都要不能住於涅槃,所有功德都要迴向給眾生;故此視大乘修行就如建構空中樓閣般,不切實際。最令小乘人生起疑惑的是,成佛後竟無一個真實的佛可成;千辛萬苦度盡眾生,竟無一個真實眾生得度。於是他們作出結論說:修大乘得涅槃是不可能的事。「無智憎嫉人,自害撥不受。」

龍樹菩薩對種種的質疑逐一辯明:入涅槃,必要證空性;唯有證悟空性,才能根除對諸法實有的微細執著。所以得入涅槃的辟支佛和阿羅漢,一定已證入空性。「觀行覩世間,如幻實不有;無取無分別,般涅槃如火。」

第二,透過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積累無量福慧資糧,獲證佛的色身和法身,是佛陀公開教授自己修行經驗的教法。佛初轉法輪,說四諦十二因緣的教法,純粹是為福德不夠的弟子而宣說的,而只有大乘才是佛自己親身經歷的成佛方法。「諸菩薩修道,佛說於大乘。」

第三,龍樹菩薩批評聲聞單方面斷絶與大乘菩薩溝通,完全不明白大乘的核心價值。而佛就抉擇出大乘的大悲心才是成佛的因;欠缺「為利有情願成佛」的修行動機,這是小乘比大乘不足之處。「菩薩見如此,於菩提不退;由大悲引故,後相續至佛。」

第四,龍樹菩薩提醒那些望文生義、不通經教,又不依聖賢所言,只隨順自己一意孤行,胡亂修行的增上慢者,因為不懂得要先透過積聚福德資糧的重要性,便容易在修證空觀時誤以為所謂空就是甚麼都沒有;變成斷見者,造作下墮惡趣的因。信大乘但不依善知識指導,胡亂修行的人,例如那些野狐禪撥無因果、無善惡、無罪福者,尚要下墮惡趣;更何況是心存瞋妒而誹謗大乘的人,下墮眾合地獄長夜受「灰粉」身體的罪報,更是不言而喻了。「信人由僻執,不信由嫉憎;信人謗尚燒,何況瞋妒者?」

庚二 說明大小乘皆需證悟空性

辛一 僅得解脫亦需證悟空性

六十五 觀行覩世間,如幻實不有;

無取無分別,般涅槃如火。

When, in practice of contemplation, one sees the world, as like an illusion and as, in reality, not existing, one ceases grasping, ceases discriminations, and, like a fire (whose causes e.g. fuel) has ceased, realizes parinirvāṇa.

當我們修止觀時,若能見器世間如幻,毫無真實;我們便能如沒有柴薪的火般停止執取和分別;體證涅槃。

這首頌是回應頌六十三,因為修持無相空觀,所以能停止對有漏樂的貪求;因為修持無生空相,所以面對痛苦才能無畏無懼。正如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智慧品〉說:「執實能生苦,於彼應生懼;悟空能息苦,云何畏空性?實我若稍存,於物則有懼;既無少分我,誰復生畏懼?」(註釋228)執著諸法實有,產生輪迴痛苦;所以應畏懼「執實」的取捨分別念;相反,證悟空性能止息一切輪迴痛苦,那麼我們為何要害怕修習空性呢?如果真的有這個「我」,恐懼便會從四方八面掩至;如果沒有這個「我」,還有誰去體驗恐懼呢?

證悟空性很重要;通達空才能解脫生死。誠如聖天菩薩說:「見境無我時,諸有種皆滅。」(註釋229)如果數數修習諸境皆無自性,在沒有實執和分別念下;就好像火沒有燃料一樣,三有輪迴的種子便皆息滅,從而證得涅槃。

質疑:那麼尚未證悟空性的聲聞乘阿羅漢可以得入涅槃嗎?

解惑:誠如寂天菩薩說:「若無空性心,滅已復當生,猶如無想定,故應修空性!」(註釋230)唯有證悟空性,才能根除對諸法實有的微細執著;又如頌文中所謂「觀行覩世間,如幻實不有」;才能斬斷粗糙和微細的煩惱。所以,得入涅槃的辟支佛和阿羅漢,一定亦曾證入空性。

質疑:既然獲得解脫的聲聞、緣覺等修行人都曾證悟細品空性,那麼大小乘有何分別?

解惑:大乘菩薩是抱著「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大悲心去修空性的,與小乘人為個人解脫而修空性不同。

辛二 大小乘之差別

六十六 菩薩見如此,於菩提不退;

由大悲引故,後相續至佛。

The bodhisattva’s vision is of this very sort, making him irreversibly destined to realize bodhi. It is just due to their great compassion that they continue to take rebirths until attain buddhahood.

菩薩聖眾抱持空見修持菩提道;由於(不忍眾生受苦的)大悲心而不斷在輪迴中結生相續,直至成佛為止。

體證空性,並非成就佛果的唯一因;菩薩、阿羅漢、辟支佛同樣可以體證空性。然而,只有大悲心才是成佛的因,大乘的基礎。誠如月稱菩薩在《入中論》的禮敬文說:「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註釋231)月稱菩薩舉種植果樹為喻,說明大悲心與佛果息息相關:「大悲心於豐盛廣大佛果,為初生唯一因,如種子;中間令增長,如水潤;後為眾生常時受用之處,如果成熟!」(註釋232)所以,成就佛果的眾多因緣中,尤以大悲心為最根本。故大小乘的分別,取決於修行人是否以「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大悲心來修空性。

己二 破斥捨棄大乘經

庚一 廣說

辛一 不應捨棄大乘經典之理由

壬一 譏毀大乘之過患

癸一 譏毀大乘之方式

六十七 諸菩薩修道,佛說於大乘;

無智憎嫉人,自害撥不受。

The bodhisattva’s collections of merit and wisdom were described by the Buddha in Mahāyāna. Those who are confused and hateful bring harm to themselves by casting it aside, refusing to accept it.

佛在大乘中宣說菩薩積集福慧資糧的方法。愚癡和心生瞋恚的人既不接受又捨棄大乘之道,為自身帶來傷害。

何謂大乘?根據米滂仁波切(1846-1912)在註釋寂護論師的《中觀莊嚴論》〈論之支分〉說:「大乘者,是由其因──菩提心意樂,以道──十波羅蜜多令圓滿、成熟、清淨三者得究竟,而令成就其果──二身雙運之佛位。」所謂菩提心意樂,即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大悲心;十波羅蜜多,即是積集福德資糧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智慧資糧的根本智般若,以及由根本智開展出的後得智,所謂方便、願、力和智波羅蜜多。二身即佛的色身和法身。佛陀完全是以利他之心來修行,所以祂早已成佛;而我們所想所作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尚未能成佛。佛經所教的都是要利他,凡夫不用別人教也懂得自利。如果讀到佛本生故事,不相信犠牲自己才是智者的行為,並嘲笑或詆毀那些肯扛起眾人安樂為己任的人;甚至嫉妒別人行善;這必定不是大乘修行人。

癸二 譏毀之原因

六十八 不識功德失,於德起失想;

或憎嫉勝利,故人謗大乘。

Those who slander the Mahāyāna, either cannot distinguish good qualities from faults, or they mistake good qualities for faults, or else they hate good qualities.

(龍樹菩薩指出小乘例如有部、經部)毀謗大乘的原因有三:一、不明白大乘經典的內容,無論是功德或過失,都一律拒絕接受;二、視大乘功德為過失;三、嫉妒大乘經典的功德。

龍樹菩薩在世時,僧團多是聲聞小乘,修大乘的不多。當時有三類小乘人倡言大乘非佛說;毀謗大乘。第一類人認為大乘不是自宗,故將大乘當成異端邪說而排斥之。第二類小乘人把大乘的功德視為過失,例如聲聞以出離世間方為清淨,斥責大乘為了利益有情而在輪迴中結生相續,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是不清淨;其實就是把大乘的功德視為過失。第三類人明知大乘有利益他人,為大眾除苦等殊勝功德,而仍去詆毀排斥,這就是純粹出於嫉妒的心理。

六十九 若知罪損他,功德能利益;

故說誹謗人,不識憎嫉善。

What harms others are faults, what benefits others are good qualities.

Recognizing this, it is said those who slander the Mahāyāna hate good qualities.

(大乘教人)傷害別人是罪過,利益別人是功德;知道這一點卻去毀謗大乘,這一類是瞋恨善良的(惡)人。

癸三 譏毀之過患

七十 由不觀自利,一味利益他;

大乘眾德器,故謗人灰粉。

By being unconcerned about their own welfare, Bodhisattvas take delight uniquely in the aims of others—The Mahāyāna is a repository of manifold meritorious qualities. Hence its slanderers are bound to be reduced to cools and ashes.

菩薩不顧自己的利益而一味利益他人。大乘確實是一座無量功德寶庫;所以誹謗大乘的人將下墮(眾合)地獄,身體磨成糜碎。

質疑:不相信甚至誹謗大乘的修行人就下墮惡趣,那是否相信大乘的修行人一定得到超昇?

解惑:有些人相信大乘,但可惜因錯解例如空性等大乘教義,導致抱持斷見修行;最後亦會招致下墮惡趣之果。

七十一 信人由僻執,不信由嫉憎;

信人謗尚燒,何況瞋妒者?

For those with faith, it may be due to seizing on the unorthodox. For those who have no faith, it may be due to hatefulness. But even the faithful, through slanders, may be destined to burn. How much more true is this of those compelled by hatred or envy?

有些人對大乘例如空性教法具足信心,但錯誤受持;有些人則根本不信空性教法,例如因瞋恨心而捨棄大乘。前者相信空性,但因斷見迷惑而下墮地獄受焚身之苦;而那些毫不認同大乘,但由嫉妒瞋恨而誹謗大乘者,下墮地獄,就更不言而喻了。

龍樹菩薩在《中論》中提過智慧不夠的人,雖然相信空性,但因錯解所謂「空」就是甚麼都沒有,不懂得積聚福德資糧的重要,更不懂得要從「緣起」、「中道」來理解空,所謂「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最後淪為「毀謗緣起」的斷見論者,(註釋233)因而損害自己;「不能正觀空,鈍根則自害;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註釋234)

質疑:大乘菩薩道固能利益大眾,但我聽聞菩薩要忍受大苦,甚至布施血肉;這一點我想我做不到!

解惑:以小苦除大苦,棄小樂換取大樂,難道不划算嗎?

壬二 是故不宜憎惡大乘

癸一 以小苦能除大苦

七十二 合毒為治毒,如醫方所說;

苦滅惡亦爾,此言何相違?

Mixing together toxic ingredients for the sake of treating poisoning accords with the discourses on medical formulae. Suffering’s role in the cessation of evil is just the same. How could this statement be considered contradictory?

按照醫方混入(輕微的)毒藥來去除(致命的)病毒;同理,以(今生)微小的痛苦去除(輪迴生死)大苦,這做法有何矛盾呢?

癸二 大乘行雖有小苦但能除長遠之苦故不應瞋恨

七十三 「諸法心先行,以心為上首!」

以苦滅他惡,善心人何過?

The scriptures maintain: “In all dharmas, it is the mind which acts first, because it is the mind which serves as one’s primary guide.” As for using suffering in causing cessation of other evils—If done by those devoted to goodness, what fault is there in this?

(佛經常說:)「諸法心先行,以心為上首!」以苦來止息惡行,對於一心向善的人來說,又怎算是過患呢?

修行人只要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他便是進入大乘修行資糧位,或者說這人已具備菩提心。因為這人的菩提心完全以利他為前導;所以所説的話、所做的事,都是善業。換言之,菩薩為了利他而去取苦、受苦、實踐難行的修持;將來得到的必定是善業成熟感招的樂報。現在菩薩表面上吃點小苦頭,但因這些利他行而能成辦日後遠離輪迴大苦的樂果;所以我們不應捨棄大乘。「諸法心先行,以心為上首!」出自《法句經》〈雙品〉(註釋235)

七十四 苦來若能利,應取何況樂?

或於自及他,此是本昔法。

If involvement in some suffering may be beneficial, one should choose it. How much the more so if bliss is the option? In a circumstance where benefit may accrue to both self and other, this action is verified as right by the dharma of the ancients.

假如忍受小苦能成辦自他的(短暫)利益,我們尚且要接受;何況這樣做能得涅槃大樂?能夠為自他皆帶來利益,古人也認為是正確的做法。

就算為了成辦自他短暫的世間利益,菩薩也因而甘願受苦;更何況修菩薩行在未來能令自他有情皆獲得無餘涅槃的大樂,現時吃點苦頭,何樂而不為呢?

癸三 應為大樂努力不應貪著小樂

七十五 由能棄小樂,後若見大樂;

智人捨小樂,觀於後大樂。

If one will later attain great happiness, from forsaking some trifling pleasure now, the wise would abandon that trifling pleasure. Through contemplating the great happiness bound to follow.

由於放棄目前微不足道的小樂,便獲得未來大樂。智者會捨棄現前的(五欲)小樂,透過觀修而得到未來(解脫)大樂。

世間奮發上進的人,尚且懂得承受目前艱難困苦來換取未來獲得事業成就。菩薩現在放棄世間五欲樂,進而承受菩薩道上的諸般苦行及考驗,最後獲得成辦對自他均有無邊利益的解脫大樂。

七十六 若不忍此言,醫師施苦藥;

犯罪不可恕,故汝義不然!

If you cannot bear these words, then even the physician’s dispensing of bitter medicines should be deemed an unforgivable crime. Therefore your ideas on this matter are invalid.

(國王啊!)假若這番(要你棄小樂求大樂的)說話聽不進耳,那麼就會如同把處方苦藥的醫師也當成是罪不可恕的犯人一樣;你便乖離義理了。

註釋

  1. 《入菩薩行》〈智慧品〉頌五十五及五十六。
  2.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破邊執品〉頌三五0。
  3. 《入菩薩行》〈智慧品〉頌四十八。
  4. 《入中論》〈敬禮大悲〉。
  5. 拙著《入中論講義》頁七引《自釋》。
  6. 月稱菩薩在註釋《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三六○時,批評這些錯解空的斷見者,例如將「諸法因果如幻」等同「石女兒畢竟非有」時說:「若唯生亦破,如石女兒的所量境相同,這是毀謗緣起。」
  7. 《中論》〈觀四諦品〉頌十一。
  8. 整句經文是這樣:「諸法意為導,意主意造作。人若染穢意,或語或身行,苦事則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意為導,意生意造作。人若清淨意,或語或身行,樂事則隨彼,如影之隨形。」見《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一》。

應用思考問題

  1. 龍樹菩薩認為真正的「離苦得樂」,就是要從輪迴中解脫;要除大苦,得大樂,則要證入涅槃方能實現。輪迴的因是無明;無明的特徵是執我、我所為實有。對治無明的唯一方法就是修空觀。能證悟空性,就能斷除無明,直入離苦得樂的涅槃境界。試依頌六十五說明得解脫需證悟空性的道理。
  2. 《心經》認為:修行人依般若智修空觀證果時,便能得到「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結果。這時,修行人得到的是真正的快樂,遠離一切的大苦。中觀聖賢如龍樹菩薩、聖天菩薩、寂天菩薩等曾多次申明,證悟空性方能得真正解脫的道理。請引文以證。
  3. 依據中觀聖人的看法,大小乘最基本的分別是,大乘以成就佛果為目的。成就佛果的因緣眾多,月稱菩薩就認為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是成佛三因,其中大悲心是佛果的無倒親因。換言之,具大悲心修菩提心和空性而得解脫是大乘,不具大悲心而修行得解脫的是小乘。試依頌六十六和《入中論》及《中觀莊嚴論》說明大小乘修行的基本分別。
  4. 何謂大乘?試以三身、六度、福慧資糧、成佛三因: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等你學過的教理,闡述「大乘」的內涵。
  5. 龍樹菩薩分析小乘人藉三個理由排斥詆毀大乘說大乘非佛說。試依頌六十七和六十八說明。
  6. 龍樹菩薩形容那些誹謗大乘的人是「嫉善」者,理由何在?試依頌六十九說明。
  7. 誹謗大乘的人因瞋嫉心致使未來世感招下墮地獄惡趣的痛苦。為甚麼接受大乘但只是錯誤受持空性教義,將之理解成無因果,亦同遭下墮地獄的苦報呢?試依頌七十及七十一說明。
  8. 中觀一再強調不能將「空」解作甚麼都沒有,佛教是從「緣起」來說「空」的。同時,在實際修行上,也必須用福慧兩條腿走路;修空觀用以積聚智慧資糧;但缺乏積聚福德資糧,例如持戒、布施、忍辱、精進;修行路上必障礙重重。那些接受空性但不善解空性的,不單不獲得好處,反而會產生虛無之斷執,從而傷害自己。試依頌七十一及《中論》〈觀四諦品〉頌十一說明。
  9. 佛經中經常以修行比喻作醫病。例如《華嚴經》說:「善男子,你應將自己視作病人,法為靈丹妙藥,善知識為良醫,精進行道為醫病療程。」而頌七十二中所謂以毒攻毒,以小苦能除大苦,究何所指?
  10. 「諸法心先行,以心為上首」,這偈頌被視為佛金口親宣《法句經》的開首。以後大乘均認為修行人起心動念最重要的是善,故未修行先要發菩提心。並堅信一心向善,肯吃苦頭且以安忍來止息惡行,這才是趣向解脫唯一安樂因。試依頌七十三說明此義。
  11. 為了成辦自他究竟利益,耐心忍受修行路上的飢渴寂寞苦行,最後終獲得解脫大樂。龍樹菩薩強調;真正的菩薩覺得吃點苦頭算不了一回事。試依頌七十四說明。
  12. 龍樹菩薩苦口婆心勸引正王放棄五欲樂;縱然修行暫時要承受艱難困苦,卻絶對是安樂之因。祂更強調:如果引正王對「棄小樂求大樂」的忠言聽不入耳,就會變成把醫師視作罪犯一樣那麼愚昧無知。試依頌七十五、七十六說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三十二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