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31講

日期:2013年12月7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佛教認為凡夫之所以不能出離,最主要的原因是認為世間仍有能障蔽痛苦的樂受。有一則諷刺世人無知的寓言:有一個在野外被狂象追趕的人,他拼命狂奔,途中失足墮進一口枯井,倖好抓住懸掛在井旁的一根枯藤;但此時卻有一隻老鼠正在啃食枯藤的根部;枯井底下又有條大蠎蛇蟄伏,準備攻擊他;而他身邊的井壁又有一群魍魅蜿蜒移動著。正當他進退維谷之際,忽然井口滴下蜂蜜;於是便舔食蜂蜜,陶醉渾忘了自身的危險。幼稚的凡夫在生死輪迴中,被死亡之大象追逐著,被迫墮進衰老枯井;僥倖抓著過去善業福報的藤蔓,可是下墮三惡趣之大蠎蛇早在井底等待著;而煩惱擾人的魍魅不時在四方八面蜿蜒盤纏;壽命日減如啃根的老鼠;凡夫仍然盲目顛倒地只管追求世間欲樂,舔食蜂蜜渾忘了自身的險況,難怪聖天菩薩搖頭嘆息說:「異生不見苦,云被樂所覆;然能障蔽苦,其樂都非有。」凡夫不明察痛苦,以為樂受可以遮蓋一切痛苦;但是俗世中根本就沒有能遮蓋痛苦的樂受。龍樹菩薩恐怕引正王耽於世間安樂,懈怠修行,無法長進,不曉得世間安樂只是包著糖衣的痛苦毒藥,於是分析世間五欲樂都是有漏和不穩定,不離痛苦變壞的本質。衪首先舉世間福報最大的轉輪王為例,說明縱使物質受用再多,但在他正享受一種受用時,便無法同時再享用其他受用。「洲處土居止,坐處及衣等,飲食臥具乘,妻象馬用一。若心隨一緣,即由彼生樂;餘境非緣故,是時虛無用。」此外,龍樹菩薩再仔細分析外在物質並不是使我們快樂的原因,而是來自內心的憶念;「此塵根所緣,心取過去相;分別起淨想,於彼生樂受。」當眼根接觸到外境物質色法,產生的眼識是第一剎那的;而意識分別念在第二剎那生起,憶想起上一剎那的物質色法,由此而有樂受;換言之,樂受只是源於回憶的景象,並非真實眼前的物質受用。

龍樹菩薩再進一步強調,無論痛苦或是快樂,其實都是由內心如幻術變現的分別念而來,只要我們認知到這些苦樂的變化都是如泡沫般無自性,就接近解脫大樂的因。

今堂龍樹菩薩就感受身安樂和心安樂的感知體用作出審察,說明能感知身安樂的根與及組成根境等物質現象的四大種;還有感知心安樂的識、受、想、行等精神現象,所謂心、心所法,皆是無自性而有顯現的東西。這裡所謂的無自性,不作「沒有」或「實無」解;根據聖天菩薩對「自性」的定義:「若有任何法,都不依他成。」不依靠別的東西,自己能單獨成立的就叫「自性」;聖天菩薩再補充說:「可說為實有,然彼皆非有!」衪強調一切法都不能以「自性」存在;換言之,一切法都是依眾緣在互相觀待下存在成立!中觀聖人就透過分析根境識無自性,讓人明白到自己以為能透過實有的感官享用實有的物欲,所以忘記了修行去斷除貪瞋癡帶來的痛苦,忽略了積聚能招感解脫果的福慧資糧;耽於享受有漏不穩定的快樂;這無疑是無知愚癡的想法。

龍樹菩薩審察作為物質性的根境及組成根境的四大種都無自性。四大種無自性在以前第八講頌八十三至九十一已提過,不再贅述。「境」(Saṃvṛta),真諦法師譯作「塵」,「塵」有虛假性、污染性和障蔽性;表達了它障蔽著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塵」的詞義亦說明了可通過修行快速地抹走本來不屬於我們生命的塵垢;但現在學佛的人都慣用「境」而不用「塵」,我亦順從約定俗成的習慣吧!過去和未來的根和對境都不能實有,過去的根境消失了,未來的還未產生;而現在的根境要依靠過去和未來的根境來安立,所以現在的根和對境都無自性。「去來世根塵,不成由無義;不出二世故,現塵根無義。」此外,五根和所對的五境都是物質,這些物質都是由四大種造成;由於四大種無自性,所以由四大種所造色例如五根、五境都無自性。「五根及境界,是四大塵類;一一大虛故,塵根亦不有。」而且,凡夫透過根識來認知對境,根識本身就存在著顛倒錯亂。龍樹菩薩以旋火輪為例;眼根與一點火頭相觸時生起眼識;到了下一剎那,意識便執為實有。當這點火頭不斷旋轉,雖然旋火輪根本只是一點火頭,但眼識卻錯亂地見旋火輪為實有。「如眼見火輪,由根到亂故;於現在塵中,根緣塵亦爾。」龍樹菩薩更指出四大種不能實有,否則世上任何東西都會在沒有燃料下也自燃;而四大種要在眾緣互相觀待和合下才發揮到積聚成色法的作用。「若大各離成,離薪火應然;若雜無別體,塵亦同此判。」四大種各不能自性成立,因此四大種積聚所造成的東西,例如我們這個物質身體,同樣沒有自性。身安樂由物質身體而來,這物質身體既無自性,身安樂又有何真實?「四大二義虛,故不成和同;既實無和同,故色塵不成!」接著龍樹菩薩指出作為感知心安樂的精神現象,例如作為心王的識和作為心所的受、想、行都是互相觀待下才起作用;換言之,能享用心安樂的精神心理都不實有;究竟誰人在享用這些快樂呢?「識受想及行,一一體不成;不合乘緣生,非有故無合。」

能感受心安樂和身安樂的根境識都不實有;為甚麼在經驗上我們確曾感受到輕微的樂受?事實上,對凡夫而言,輪迴情器世界中就只有苦而無樂;或者客觀點說:「輪迴世界是沒有能障蔽大苦的樂。」「然能障蔽苦,其樂都非有。」未經修行的凡夫,只是將較大的苦楚減輕,就誤認為是樂;就好像一個挑重擔者,將重物從一肩換至另一肩,稍稍歇息就覺得有樂生起一樣。以新生起的小苦代替原先的大苦,勉強說是安樂了一陣子;而事實上,這些生起的小苦會漸漸增長成大苦。換言之,當這種暫時的微樂完全消失時,凡夫就認為是苦,怨天尤人,甚至造作惡事,希望尋回已消失的快樂。凡夫的心就是這樣一直在希求有漏的樂,及想遠離苦的分別念中忐忑徘徊。「如分別喜樂,緣苦對治成;如此所計苦,因樂壞故成。」

凡夫都希望離苦得樂,這是人的天性;完全正當合理。但問題是:凡夫希望所得的樂,都只不過是有漏樂;有漏樂是會變易的,不究竟的;另一方面,凡夫用以脫離痛苦的力度尚未夠;不足以斷除大苦,只能減輕痛苦,將大苦變成小苦,但這些小苦最終會變回大苦;所以說世人在追求快樂,拋棄痛苦的過程中所造的一切,都只是在三苦──苦苦、壞苦和行苦的迷宮中繞圈跑。聖人憫念眾生欲求快樂,但不懂怎樣做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於是教他們行持十善業,勤修空觀無相法門來得到真正的快樂。聖人憫念每一個人都不想受苦,但又不懂得如何斷絶痛苦的根源;於是教他們斷除十惡,修持空觀無生法門而進入寂止煩惱解脫門。「於樂和合愛,緣無相則滅;於苦遠離貪,由此觀不生。」

龍樹菩薩希望引正王不戀棧世間的五欲樂,要從解脫中得到真正的快樂。放棄世俗受用這些虛假的快樂,才能得到解脫的真正快樂;這就必定要證悟空性。衪接著透過分析根境識無自性,讓引正王明白空性的道理。

丑二 破斥各各根塵為身樂自相因

寅一 正說

五十四 一塵心所緣,心塵不同世;

既離心非塵,離塵亦非心。

A particular sense faculty knows a single kind of its corresponding object. But without that object, it is not really a sense faculty, and without that sense faculty, the object is not really an object.

對凡夫而言,眼根只能見色法,卻無法去聽聲音;故一根只能對一境。此外,根和境是互相觀待;無根則無境,無境則無根;根境缺一都不能生起識。

凡夫以感官認識外境是有局限的;第一:一根只能對一種對應的境;例如眼根只能見色法,不能聽聲音。第二:根接觸境時,識才會生起;同時,根境是互相觀待的,無根則無境,反之亦然。在根境缺一的情況下,識也無法生起,三者互相依賴;所以是無自性的。

寅二 破斥根境識自性有

卯一 破斥識自性有

五十五 以父母為因,汝說有子生;

如此緣眼色,說有識等生。

Just as a child comes into existence, in dependence upon its parents, so too, eye consciousness is said to arise in dependence upon the eye and visible form.

兒子的產生,必需依父母二者。同樣,眼識需要眼根及色法和合才會產生。

質疑:識雖依因緣而有,但作為根活動的對境是實有。

卯二 破境自性有

解惑:作為根活動的對境在三世中亦不實有。

五十六 去來世根塵,不成由無義;

不出二世故,現塵根無義。

Past and future objects are unreal, and so are past and future faculties. Present ones do not go beyond this dependence upon those other two periods of time, hence, the present ones are also unreal.

過去和未來的根和對境不能實有;(過去的根境消失了,未來的還未產生;)而現在的根境要依靠過去和未來的根境來安立,所以現在的根和對境都不實有。

作為根的對境不是實有,如果境是實有,它應一直存在。但站在現在的根境來說,過去的根境過去了、消失了;未來的根境還未產生;而現在的境亦因觀待過去和未來而說有現在;例如到了明日,今日就成為昨日;到了下一秒,現在這一秒就成過去的一秒。世人以虛妄心識常常迷惑於現在實有,不清楚現在根境皆無自性;轉眼即逝。正如聖天菩薩所說:「任誰所謂活,唯心剎那頃;眾生不了彼,故自知極少。」(註釋219)

質疑:如果現在的境無自性,為甚麼我們見到眼前境物如此的實在呢?

解惑:你眼根見色境,這只不過是一種顯現,是無分別的,而眼識引起下一秒的意識卻執它為實有。例如一點火連續轉動時,你會顛倒地看見旋火輪為實有,但它本身就是根境識的錯亂。

五十七 如眼見火輪,由根到亂故;

於現在塵中,根緣塵亦爾。

Just as the eye’s seeing of a “wheel” in a firebrand’s twirling, occurs through an erroneous perception linked to the sense faculty, even so, in the sphere of present-time sense objects, the sense faculty’s engagement with sense objects is the same.

就好像旋火輪本來非實有,因為當一點火頭不斷轉動時,前五根識錯亂地見旋火輪為實有。

例如一點火頭,眼根與之相觸時生起眼識;到下一剎那,意識便執為實有。當這一點火頭不斷旋轉;眼識便錯亂地見旋火輪為實有,但事實上旋火輪根本非實有;這同樣只是意識迷亂的分別念。正如聖天菩薩破斥凡夫執諸法為實有時說:「於相續假法,惡見謂真常;積集假法中,邪執言實有。」(註釋220)作為色境的旋火輪是無自性的,它是依緣一根火頭不停地轉動,而根識卻執以為實有;證明凡夫的前五根識都是顛倒錯亂的。

卯三 破斥根自性有

辰一 略說以破大種自性成立而破根境自性成立

質疑:我同意旋火輪無自性存在,但造成旋火輪的四大種例如火大種是實有的。

解惑: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均無自性,我以前已分析過。(註釋221)

五十八 五根及境界,是四大塵類;

一一大虛故,塵根亦不有。

The five sense facul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objective sense realms are of the class of objects subsumed in the four primary elements. Because, taken individually,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 primary element is itself a false concept, the sense faculties and sense objects themselves possess no valid existence either.

五根(眼、耳、鼻、舌、身)所對的五境(色、聲、香、味、觸)都是物質,這些物質都是由四大種造成;由於(以前我曾分析過)四大種無自性;所以由四大種所造色例如五根、五境都無自性。

辰二 破斥大種自性有

五十九 若大各離成,離薪火應然;

若雜無別體,塵亦同此判。

If the elements were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 then fire could occur without fuel. If their existence were that of mixed composite, they would have no separate substance of their own. The sense objects, too, are to be judged from this same perspective.

若果四大種各各有自性成立,那麼就算在沒有柴薪下,因為任何物質均有火大種,也能自行燃燒。如果四大種無自性,要在和合下各自發揮作用;那麼物質例如柴薪中有地大(堅固的木材)、水大(木材中的濕氣)、風大(木材中流動的空氣),便可提供所燃成分,讓火大種燃燒起來。

各別四大種例如火大種都是無自性,聖天菩薩亦以兩難法審察分析過。「若火微無薪,應離薪有火,火微有薪者,則無一極微。」(註釋222)如果火極微中沒有柴薪,而柴薪是生起火的因,即是說火不靠柴薪而自行燃燒,這便犯了無因而有火的過失。如果火極微中具有柴薪成分,那麼極微再不是單一體。

辰三 因而色無自性

六十 四大二義虛,故不成和同;

既實無和同,故色塵不成。

Because these two concepts imputing “existence” of the four elements are false, it i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the valid existence of any composite phenomenon involving them. Since, in reality, there is no such combination which occurs, form-aggregate sense objects cannot be established as existents.

從(上一頌的兩點)道理分析得出結論:各別四大種都不是實有,所以四大種聚合也不是實有;既然四大種的積聚不是實有,由四大種所積聚造成的物質塵境也不是實有。

正如頌五十九之分析,若果各別的四大種,例如火大種是實有的話,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無柴薪下自己燃燒。可見各別的四大種都是無自性。但如果承認四大種互相觀待眾緣聚合,便會燃燒;這倒是合乎情理的說法。至於由四大種積聚所造成的東西,例如物質身體──色蘊──亦依緣於四大種而成,同樣沒有自性。身安樂由物質身體而來,既然這物質身體毫無真實,身安樂又有何真實?

龍樹菩薩繼續深入分析,除了物質身體這色蘊無自性外,精神作用的識、受、想、行四蘊亦毫無真實。

癸二 破斥快樂之自性

質疑:識、受、想、行能結合一起發揮精神心理作用,所以是自性成立。

六十一 識受想及行,一一體不成;

不合乘緣生,非有故無合。

In the cases of the aggregates of consciousness, feeling, mental perceptions, and karmic formative factors, in every case, their substance cannot be established as existent. There is no “combining” of them which occurs, for their “arising” is a phenomenon dependent upon conditions. As they do not qualify as existents, no “combining” of them occurs.

識(心王)、受、想、行(心所)各各都不能自性成立;心所是伴隨心王才起作用,它們並非結合成一體;而當眾緣和合時,便出現了(精神)現象。

心王和心所(註釋223)都是互相觀待才起作用;換言之,能夠享用心安樂的精神主體識、受、想、行等心、心所都不實在;那麼究竟是誰在享用心安樂呢?

到此,龍樹菩薩提醒引正王;能夠享用身安樂和心安樂的物質身體和精神心理都不是實體,究竟誰人在享用這些快樂?事實上,在世間我們感到快樂,只不過是一種虛幻不實的覺受吧。

辛二 說明苦樂皆無自性

六十二 如分別喜樂,緣苦對治成;

如此所計苦,因樂壞故成。

What one presumes is joy and bliss is actually a reduction of pain; likewise, the suppression of bliss is what one presumes to be pain.

由於痛苦減低,所以人們便以為喜樂;同樣,因喜樂消失便認為是痛苦。

未經修行的凡夫,所得到的快樂都是有漏的快樂;當減輕大苦時,就認為是樂,並執為實樂,更由此貢高我慢,認為是自己有能力創造快樂。就好像一個挑重擔者,將重物從一肩換至另一肩時,愚者覺得有樂生起,但聖天菩薩嘆息說:「初起滅已生,苦起亦何樂?」(註釋224)以新生起的小苦代替原先的大苦,只能勉強說成是安樂一陣子,這些生起的小苦會增長成大苦;整個過程都是在痛苦中繞圈跑。此外,當樂消失時,凡夫就認為是苦;並執為實苦。凡夫的心就是這樣一直在希求有漏的樂,及希求遠離苦的分別念中兜兜轉轉。事實上,在輪迴生死中的凡夫,全部都是活在為苦諦所攝的情器世界,正如聖天菩薩說:「無常定有損,有損則非樂;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註釋225)情器世界皆無常,故這個世界為苦所包攝!

辛三 總結

壬一 宣說因證悟空性而得解脫

六十三 於樂和合愛,緣無相則滅;

於苦遠離貪,由此觀不生。

As for the craving for proximity to whatever is blissful, if one focuses on signlessness, it ceases. As for the desire for separation from whatever involves suffering, spurred by this, one should contemplate non-arising.

專注修持無相觀,便能停止對有漏快樂的貪求。如想拋棄遠離痛苦的貪愛,便應當修習無生觀。

凡人都希望離苦得樂,這是人的天性;完全正當合理。但問題是;凡夫希望所得的樂,都只不過是有漏樂;有漏樂是會變易的,不究竟的;另一方面,凡夫用以脫離痛苦的力度未夠,不能斷除大苦,只能減輕痛苦,將大苦變成小苦,最後這些小苦終歸亦變成大苦;故此凡夫所造一切都只是在痛苦迷宮中繞圈跑。

聖人憫念眾生欲求快樂,但不懂得怎樣做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快樂,於是教他們行持十善,修無相空觀;進入解脫之門來得到真正快樂。聖人憫念每一個人都不想受苦,但未能懂得斷絶痛苦的根源;於是教他們斷除十惡,修無生空觀,進入寂止煩惱解脫門。(註釋226)

質疑:你一方面說識受想行這些心、心所無自性;另方面又說修無相、無生等空觀便可逐漸獲至究竟的解脫;如果心、心所都沒有,用甚麼來修空觀呢?用甚麼來體證空性呢?

解惑:你的意思是否說修空觀或證悟空性時一定要依實有的心、心所去修去證?

壬二 辨識證悟空性之有境心識

質疑:是!

解惑:現觀空性的心亦是無自性。

六十四 若依世言說,心為能見者;

不然!離所見,能見不成故。

If one relies on the conventional worldly explanation, it is the mind which is able to perceive. This is wrong. In the absence of something perceived, something able to perceive is not validly established.

在世俗中,如果有人說:「心是能見(空性)的。」或說:「我的心正在現證空性。」這是錯誤的說法。空性是離開名言的。這時不單能見的心是無自性,所見的空性亦只是無自性的名言!

菩薩瑜伽士具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積集福德智慧資糧,守持淨戒,勤修奢摩他,得身、心輕安而入初禪;再由修習三解脫門,所謂空、無相、無願;到第四禪捨清淨念清淨地,相續內沉睡多時的無漏智在這時爆發,進入根本智中無間道階段,斷除障蔽無漏智生起的違緣習氣;再進入解脫道現觀空性。這時能見的心雖為無分別,但仍是勝義無自性(註釋227)。菩薩瑜伽士出定後,以後得智回憶之前見道經驗,其心是有分別,亦是無自性。現證空性時的心是無自性空,伴隨心王生起的心所(受想行)豈能實有?

註釋

  1. 見《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明破常執方便品〉頌十。
  2. 見《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破邊執品〉頌三四七。
  3. 在《寶行王正論》〈安樂解脫品第一〉頌八十三至九十一,龍樹菩薩已破斥過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包括五根五境都無自性。請參考第八講內容。
  4. 見《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破邊執品〉頌三四三。
  5. 心所有法,簡稱心所;即心的附屬作用。依唯識宗說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種;其中受蘊即受心所,想蘊即想心所;行蘊就包括其餘四十九種心所。心王(識)生起,必有心所隨起;反之,心王不起;心所亦不會生起。
  6.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明破樂執方便品〉頌四十七。
  7. 見《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明破樂執方便品〉頌五十。
  8. 無論「無相觀」抑或「無生觀」;都是透過修空觀來了解苦、樂和能感受苦樂的生命個體,三者都無自性。了知各別的四大種,四大種的積聚例如物質身體和精神心理(識和受想行)都無自性,對於欲樂的貪求和離苦的貪愛都可以捨棄。
  9. 能夠現觀空性的心,它本身也是無自性空。在中觀學派看來,有心、心所活動是世俗諦;如寂天菩薩《入菩薩行》〈智慧品〉頌二說:「勝義非心境,說心是世俗。」此外,《現觀莊嚴論略釋》卷二〈順抉擇分因〉亦說:「何故如是十地勝義無耶?以佛世尊現知一切法,於勝義中不見有十地故。」連十地菩薩的心都是勝義無自性,何況是登初地見道的心?

應用思考問題

  1. 龍樹菩薩為了進一步闡述苦樂只是意識的分別念,而分別念是出於自身對根境識的執實,所以先說明凡夫的五種根識認知外境的能力都很有局限,甚至可以說是顛倒錯亂。試依頌五十四說明。
  2. 當根與境相連時,識必併起。因為根為識之所依,境為識之所行境;所以識無自性,它是觀待根境而生起的。試依頌五十五說明。
  3. 龍樹菩薩破境有自性時,分了兩個步驟進行:如果境有自性,那麼作為根的對境應一直不變,為何我們早上見到太陽;到了晚上卻不見太陽,只見月亮?再者,如果作為根的對境有自性,那麼過去、現在、未來都應不變,但很明顯,我們見不到過去和未來的境;而且經龍樹菩薩仔細的分析,連現在的境亦不可能見。試依頌五十六說明境無自性的道理。
  4. 就好像旋火輪本來非實有,當一點火頭不斷地轉動時,我們便說見到實有的旋火輪。所以聖人常提醒說:凡夫的前五根識都是錯亂。試依頌五十七及聖天菩薩《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破邊執品〉頌三四七說明。
  5. 重溫第一品頌八十三至九十一,又或者參考《寶行王正論》講義第八講內容,說明龍樹菩薩如何論證四大種無自性。
  6. 五根五境都是物質色法,都是四大種所造色;既然四大種無自性,四大種所造色又何來有自性呢?試引頌五十八說明龍樹菩薩如何破斥根境能自性成立。
  7. 龍樹菩薩說:「四大二義虛」的意思是:如果承認四大種各有自性,就會出現任何東西都會在沒有燃料下都能自燃的笑話;相反,若果說四大種無自性,但依眾緣和合互相觀待,四大種各自發揮作用,就能合理解釋燃燒柴薪而生火取暖的現象。試依頌五十九說明。
  8. 龍樹菩薩如何推論能享用身安樂這個物質身體色蘊是無自性存在?依頌五十九和六十說明。
  9. 龍樹菩薩在頌六十說明,能夠享用身安樂的物質身體無自性;接著又在頌六十一審觀,能夠享用心安樂的識受想行等精神主體亦無自性;無論物質身體和精神作用,都不實在;那麼是誰享用身安樂、心安樂呢?試依頌六十、六十一說明能感受快樂的生命個體皆非實有。
  10. 眾生連樂是甚麼、苦是甚麼都搞不清楚,這會產生甚麼嚴重後果?為甚麼佛教認為在輪迴界中就只有苦而沒有樂?試依頌六十二說明。
  11. 眾生欲求快樂,但未能知道怎樣才可得到真正的快樂;眾生不想受苦,但未能懂得怎樣截斷痛苦的瀑流。對此,佛教的聖人對眾生有何教導?試依頌六十三說明。
  12. 根據中觀學派所言:現證空性時的心、心所仍是無自性;在勝義中無,只屬世俗中有;試依頌六十四及《入菩薩行》、《現觀莊嚴論》以證明所說。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三十一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