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21講

日期:2013年2月2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龍樹菩薩勸勉修行人,要證得無量功德佛陀果位;就需要廣大的勇氣,一往無前地斷盡無邊煩惱、修學無量法門和積聚無數的福慧資糧;不要因修行成佛須經漫長三大阿僧祇劫而感到恐懼、煩厭,甚至沮喪。佛果功德雖然無量,但救拔無量眾生所產生的福德亦同樣無量,因此佛果不難達成。「福量如眾生,恆流無間隙;因果既相稱,故菩提不難。」同時,龍樹菩薩強調:只要內心堅守大悲心,又廣行菩薩行;懂得以無二慧住於中道正見;縱然處於輪迴苦海,可是活著時卻永離身心痛苦;同時,每一期生命總比上一期生命更豐盛更完美!「身苦永不有,假說有心苦!」「無苦時長遠,有樂云何難?」所以有智慧的修行人怎會退怯捨棄行菩薩道呢?

當我們確定以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穩定進取、有恆耐煩地行持菩薩行;所謂上供諸佛、下化眾生時;福慧二資糧便無分日夜,甚至在我們放逸軟弱時,也一樣流入我們相續中;這就是大乘中觀的殊勝方便。另一方面,《攝大乘論》提到當修行人感到疲厭,就要想到世界每剎那都有眾生成佛,見賢思齊,自己不甘落後。這是大乘有宗策勵菩薩瑜伽士精進修行的方便。

為了深一層讓我們更加了解福慧資糧,今堂龍樹菩薩就分析二資糧的本質,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具體實踐招福引慧的方法。龍樹菩薩開宗明義指出,福慧資糧是以戒為所依;而戒則以實踐行動為特徵,止惡行善為作用,三業清淨為風格,以慚愧為引發點。要招福引慧,特別是要福慧資糧不分日夜流注入自相續,就先要修善斷惡,令三業清淨;所以劈頭一句就說:「貪瞋及無明,願汝識捨離;無貪等眾善,知應恭敬修!」「由貪生鬼道,由瞋墮地獄,由癡入畜生;翻此感人天。」

龍樹菩薩更提醒國王,不要囤積財富,將錢財鎖在國庫內;扣除國家基本開支後,要將所有財富拿來供養三寶福田和布施貧苦悲田;其中上供有六因,下施有十四因。祂首先要國王在京畿和地方興建以宣揚大乘佛法的中心;例如建佛塔、造佛像;辦講經場;設僧寺。再要頒行法令,保護高僧耆宿,印行佛經,培育僧材;為僧眾提供飲食、衣服、卧具和醫藥,讓他們安心修行、弘法利生;國王就是這樣以大乘法敦風化俗。「佛像及支提,殿堂并寺廟,最勝多供具,汝應敬成立!」這是上供三寶,積聚福德資糧的第一因。

為了提供給大眾因見到佛相莊嚴而生起發世俗菩提心的助緣,國王不應吝嗇財富,要用各種金銀珠寶來製造佛像,並且造型要精美莊嚴,令人見之肅然起敬;然後將佛像安奉在蓮花寶座上。「坐寶蓮花上,好色微妙畫;一切金寶種,汝應造佛像。」這是因上供三寶而積累福德資糧的第二因。

凡印有正法的經卷必須謹慎收藏,並將經書輾轉流播;要供養護持依正法修行的僧眾,並頒下法令使佛門清淨地不受到外力的干擾和傷害。「正法及聖眾,以命色事護。」這是獲得

福德資糧的第三因。

大乘興旺,唯一的原因是所有眾生都惦念著釋尊,效法祂的菩薩行;佛和眾生都互相設法,維繫著「大悲救度」的誓言悲願。所以藏有佛舍利的支提就成為佛弟子和佛陀間心靈連結的地方。西元前三世紀時,印度在孔雀王朝期間,有無憂王建造了八萬四千支提佛塔,遍及亞洲;至今二千多年後,亞洲人仍能沾受這股法益。所以龍樹菩薩希望國王以黃金、珍寶來點綴寶傘,撐蓋在支提佛塔頂上。「金寶網繖蓋,奉獻覆支提。」這是積累福德的第四因。

「金銀眾寶花、珊瑚琉璃珠;帝釋青大青,金剛貢支提。」用金、銀、珊瑚、琉璃、珍珠、藍寶石和金剛鑽等七寶造成七寶花上供佛塔;這是積累福德的第五因。

對於能通經說法的法師,除了獻上四事供養外,還要設法令大眾尊敬他們,使他們心生歡喜;廣開法門,接引無量眾生。「能說正法人,以四事供養。」這是積集福德的第六種因。

除了上供三寶福田外;成就佛果一定要靠善知識;所以供奉上師恩田,亦能獲福。「於尊恭敬聽,勤事而侍護。菩薩必應行,亡後亦供養!」此外,修行人既以供奉三寶為福業,自然要遵守皈依三寶時的誓言:「皈依佛,生生世世不皈依外道天魔;皈依法,生生世世不信奉外道邪教;皈依僧,生生世世不跟隨外道門徒。」「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世俗凡夫尚且知曉說出的話要算數,不能反悔;更何況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修行人呢!「於天外道眾,不應親事禮,因無知邪信,莫事惡知識。」

丁四 二資糧之本質

戊一 教誡離違品而依本體

有福慧資糧,便無貪、瞋、癡三毒;二者是相違的東西,不能共存。而福慧資糧是以無貪、無瞋和無癡三善根作為所依。

二十七 貪瞋及無明,願汝識捨離;

無貪等眾善,知應恭敬修。

Attachment, anger and delusion — one prays that you will recognize and abandon them. Non-attachment and other good qualities — once aware of them, one should cultivate them with reverence.

認識到貪、瞋與癡(是惡,是過患);願你能斷除並捨棄。覺知到無貪(、無瞋和無癡)等是善德;願你恭敬地行持。

貪、瞋和癡是惡、是過失;無貪、無瞋和無癡是善、是功德。龍樹菩薩要修行人依止福慧二資糧,斷除過患、積累功德。

甚麼是貪瞋癡?根據窺基大師(632-682)在《成唯識論》卷六中說:「甚麼是貪?於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有及所產生的資具例如惑、業、器世界乃至所有東西產生染著,這是貪的自性。能障『無貪』善心所生起,以引生五蘊的苦果為作用。」「甚麼是瞋?對於苦苦、壞苦和行苦這三苦,以及由三苦所產生一切水火、怨害等違逆境相,生起憎恚,就是瞋的自性。能障『無瞋』善心所生起;並能引致身心不得安穩,成為惡行所依作為業用。」「甚麼是癡?癡是無明,以迷闇於真理作為自性;例如對於『我』執為實有或實無。能障『無癡』善心所生起;無明以引生煩惱、業和生這三種雜染為作用。」《成唯識論》卷六又記載:「云何無貪?於有、有具,無著為性;對治貪著;作善為業。」「云何無瞋?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云何無癡?於諸理事,明解為性;對治愚癡,作善為業。」

要清楚知道貪瞋癡在甚麼情況下會產生,會衍生甚麼嚴重過患後果,然後就要進一步將之完全斷除。知道無貪、無瞋、無癡是功德,就要依止它們。以無貪對治貪;無瞋對治瞋;無癡對治癡,因此而積累福慧資糧。

戊二 三毒以及與其相反之果報

二十八 由貪生鬼道,由瞋墮地獄,

由癡入畜生;翻此感人天。

Through attachment, one is reborn in the realm of ghosts. Due to anger, one falls into the hells. Through delusion, one pitches into the realm of animal. The opposite of these brings rebirth among human and celestial.

由於貪心所以招感投生餓鬼道(果報);由於(強烈)瞋恚(加害別人)而墮入地獄;由於愚癡(,大多數會)投生畜生趣。

由於貪著資財受用,生起慳吝不捨心;所以轉生餓鬼。由於強烈瞋恨心,加害有情;例如造作殺生等五無間業,所以下墮地獄。由於無明愚癡造作有漏善業或惡業;極少部分造作有漏善而生人天;相反,大部分的人因造作有漏惡業而轉生畜生。(註釋149)所以貪、瞋和癡是下墮三惡道的因。除了要明白這三毒的過失,還要想辦法斷除。怎樣斷除?首先以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來對治這三毒;再透過禪定尤其是各種禪支來減弱三毒的力量;再修空觀斬斷三毒之因──「無明」。不過單以三善根對治三毒,就足以令我們得享人天安樂。

戊三 正說二資糧

二十九 捨惡及修善,此法是樂因;

若是解脫法,由智捨二執。

Eliminating evils and acquiring good qualities — these dharmas serve as the cause of happiness. As for what serves as the dharma conducing to liberation, it is eliminating through wisdom the two types of attachment.

止惡行善,正是勝生安樂的因;以智慧捨棄人我執和法我執的執著,就是定善解脫的法門。

我們發動菩提心去止惡行善,積累福德資糧,這就是勝生安樂;修習奢摩他和空觀,能了知人無我、法無我(註釋150);斷盡人我執和法我執,積集智慧資糧,這就是定善解脫法門。

丁五 二資糧之支分

戊一 略示

己一 福德資糧之支分

庚一 備置供奉境

辛一 新建應供境

三十 佛像及支提,殿堂并寺廟;

最勝多供具,汝應敬成立!

三十一 坐寶蓮花上,好色微妙畫;

一切金寶種,汝應造佛像。

Buddha-images, as well as caityas — halls together with monasteries and temples — and also extensive and excellent items presented as offerings — you should respectfully se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things.

Portraying him sitting upon a precious lotus blossom, in proportioned and marvelous paintings done in fine colors, and in likenesses created using all types of gold and gems — you should see to the creation of such images of the Buddha.

(國王!)你要興建由無數殊勝珍貴物料造成,令(眾人及)自己肅然起敬的佛像、支提、存放佛經和僧眾住宿與修持用的經堂和廟宇;還有恭敬地奉獻供品(供養上述福田)。

精心塑造繪製形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型合乎比例,再用黃金珠寶裝飾得賞心悅目的佛像;讓祂們端坐在繪上精美圖案的蓮花墊座上。

歷史上,印度國王大力興建佛教塔寺,運用佛法道德治國的,最早要首推西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輸迦(Ashok 304BC-232BC),他曾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遍及整個亞洲,亞洲人至今仍能得沾這份法樂。此外便是貴霜王朝首任君主丘就卻(Kujula Kadphises 5BC-78AD)(註釋151),他以佛法的大乘精神治國;並在中央和鄉鎮建立「轉輪王僧伽藍」和「如來神廟」。又如中國隋文帝開皇二年在西安建大興善寺,另於全國四十五州各建大興國寺;武則天於垂拱四年開始在洛陽建萬象神宮,在二都建大雲寺;這些例子都是實現龍樹菩薩在《寶行王正論》提到,興建佛塔佛像作為弘法中心,向國民傳播大乘佛教這一點。龍樹菩薩教導國王,積集福德資糧首先要將錢財供養三寶和救濟貧苦無依的有情。前者所造福德有六因;後者所造福德有十四因。

上供三寶的第一因,是要國王以恭敬心造佛像、佛塔、經堂和廟宇;這四種東西都是學佛的最基本依據。

要令信眾見到珍貴莊嚴的佛像肅然起敬,激起欲心所對善法的追求,從而發起世俗菩提心;大凡佛弟子在條件許可下,應精心以珠寶黃金、合乎身型比例,構建佛像。為何要大費周析製作大大小小的佛像?皆因建造佛像都是眾生的福報因緣,更加是維繫著佛與眾生之間那份大悲救度的悲願誓言。當然,並不是說用黃金珠寶製成的佛像就珍貴,用陶土或其他物料的就不寶貴。我們應以供敬禮拜佛像作為學佛的其中一個依止點;例如時刻提醒自己:「佛像在,即如佛在也,安得不敬!」如果對佛像不敬,則佛法妙理亦不會流注入這人心中。所以製作精妙莊嚴的佛像,是供養三寶積聚福德資糧之第二因。

辛二 供養已有應供境

三十二 正法及聖眾,以命色事護。

Regarding right Dharma as well as the community of the Āryas, they should, by edict, be materially served and protected.

(國王你)應頒行法令,護持正法及聖眾,及以物質資具供養他們。

對原先已有的佛教經書要善加保護;要供給依照正法出家的修行人食物、衣服、卧具和藥物;頒下法令,讓這些聖眾不受外力干擾傷害。這是積累福德第二和第三因。

庚二 供養應供境

金寶網繖蓋,奉獻覆支提;

Creating pavilions constructed with latticing of gold and jewels, one should present these as offerings to cover the caityas.

(國王!)你應以黃金、珍寶來點綴寶傘,撐蓋在支提佛塔頂上。

支提(caitya),梵文有記憶、提醒(reminder)的意思。廣義是指佛弟子對釋尊永恆憶念之情,狹義是指引起憶念釋尊的東西。支提有三種:第一種叫Śarīraka caitya舍利塔;例如藏有佛牙舍利的山東興隆塔;有佛指舍利的陝西法門寺;有佛頂舍利的南京大報恩寺。第二種叫Paribhogaka caitya,類似中國人的衣冠塚,例如《大唐西域記》(鞞索迦國,位於今日印度畢塞浦爾Biseipur一帶)就記載佛曾用作淨齒的楊柳枝,棄地後長出一棵大樹,阿育王於是就在這裡建塔紀念。第三種叫Udeśaka-caitya,象徵佛陀的支提;如八吉祥中寶瓶象徵佛頸,寶傘象徵佛頭,勝利幢象徵佛身,吉祥結象徵佛心,金魚象徵佛眼,海螺象徵佛音,蓮花象徵佛舌,法輪象徵佛足。頌文中的支提,應該是指藏有佛舍利的佛塔。這是積累福德的第四因。

三十三 金銀眾寶花,珊瑚琉璃珠;

帝釋青大青,金剛貢支提。

With gold, silver, and the many kinds of blossoms made of jewels — with coral, colored glass, and pearls — with indranīla sapphires, with mahānīla sapphires, and with diamonds make such offerings in tribute to the caityas.

以金銀和各種寶石,包括有珊瑚、琉璃、珍珠、帝釋青、大青和金剛鑽石

製成花朵,繫在支提佛塔頂上。

以金、銀、珊瑚、琉璃、珍珠、藍寶石中帝釋青或大青(註釋152)和金剛鑽石等七寶造成七寶花,繫在佛塔頂以為供養;這是積集福德的第五因。

三十四 能說正法人,以四事供養;

六和敬等法,常應勤修行。

To those able to proclaim right Dharma, make offerings of the four requisites. Do what brings them joy and respectfully, devote yourself to this sixth Dharma.

向能夠開示正法者獻上(飲食、衣服、卧具和醫藥)四事供養。除此之外,還要設法讓他們得到(大眾)尊敬和心生歡喜。這就是(大王)你要勤修積集福德的第六種因。

對傳承正法者提供飲食、衣服、卧具和醫藥這四種生活上最基本切要的條件,目的是令他們專心弘法,不需為日常資用操勞。此外,真諦法師在頌文中採用「六和敬」一詞(註釋153)本是僧伽中維護長遠和諧共住的規條,用來概括「使傳承正法的法師得到尊敬和心生歡喜;這是大王你要勤修積習福德的第六種因」這句文義,遣辭上似乎不太妥貼。

龍樹菩薩再三叮嚀引正王:「不依止善知識而能成佛是不可能的事;你尤其要恭敬侍奉自己的上師。」

三十五 於尊恭敬聽,勤事而侍護。

菩薩必應行,亡後亦供養!

Serve gone gurus and listen with reverence, diligently serving, attending to, and protecting them. Always respectfully honor other bodhisattvas, even the memorial ceremonies, making offerings then as well.

應勤加侍奉上師,以恭敬之心去聞法,並專心護持他的教法;對其他菩薩亦應如是!(就算)他們死後亦應恆常供養。

誠如巴楚仁波切(1808-1887)說:「一切眾生包括自己在內,對於揭發邪道似乎有特別的才能;但對選擇解脫和遍知之道,總是束手無策;如同盲人在空曠荒野中迷失一樣,困惑無助。」(註釋154)所以供養安置我們在安樂解脫之地,幫助我們走出險境窘地的有恩上師,怎會不是積累福德資糧的因呢?

庚三 遮止供奉非供養境

三十六 於天外道眾,不應親事禮,

因無知邪信,莫事惡知識。

You should not personally serve or ceremonially revere those Tirthikas, because the unaware might erroneously place faith in them, one must not render any service to bad spiritual guides.

不應奉侍外道及外道團體,或者參與他們任何禮拜的儀式;因為這樣做會使自己不知不覺間錯誤地信任他們。所以絕不應親近邪師。

註釋

  1. 梵文sāsrava,即漏,指煩惱。有漏法是指能使煩惱隨其增長的東西,例如人身。《雜阿含經》第五十六經說:「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是名有漏法。」意思是說:假若在無明障蔽下,凡夫執取五蘊實有,那麼五蘊中便流出貪愛、瞋恚等煩惱;這個五蘊便是有漏法。
  2. 所謂法無我:「諸法呈現緣起而處於無自性空的狀態。」(見《入中論講義》頁三九二)所謂人無我:「唯由名言增上,依蘊假立我名。」(前書頁四一0)。
  3. 貴霜王朝主要統轄地為罽賓,古稱犍陀羅;即今克什米爾。貴霜王朝時期最早到漢地弘揚大乘的是支婁迦讖(167-186年)。支婁迦讖所譯《道行般若經》卷十中就提到,當時很多人建造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像;蔚成風氣。
  4. 印度人將藍寶石分為兩類:帝釋青(Indranīla sapphires)和大青(mahānīla sapphires);前者是比較罕見、珍貴有彩虹光的藍寶石;後者是深藍色調、較粗糙的品種,未經打磨的原石亦包括在內。
  5. 「六和敬」本是指僧伽和諧共住的規範,所謂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6. 見拙作《心止師教上卷》頁一八九。

應用思考問題

  1. 何謂貪、瞋、癡?試依《成唯識論》詳言這三毒的性、相和作用;又何謂無貪、無瞋、無癡?依上述論文分別詳言之。
  2. 依頌廿八說明貪、瞋、癡如何令我們下墮三惡趣?如何初步斷除貪、瞋、癡;又如何壓伏之?最後如何根斷這三毒?
  3. 為甚麼說癡一方面可能令我們造作有漏善業而趣入人天善趣;一方面又令我們造作有漏惡業,趣向畜生道?解釋何謂有漏業?
  4. 正如頌廿九所說:「若是解脫法,由智捨二執。」試詳細說明何謂二執?要修習甚麼對治才能捨斷二執?試以你所學過的經論說明。
  5. 龍樹菩薩勸勉國王不可囤積財富,要廣行供養三寶福田及布施貧苦悲田。試依頌三十至頌五十二大略說明供養福田積集福德的六因,與及布施悲田積集福德的十四因。
  6. 歷史上很多帝王都依龍樹菩薩在《寶行王正論》所說,以大乘法教治國;在中央和地方興建寺塔弘揚大乘佛法,敦化風俗;試舉中外一二例以證。
  7. 為甚麼建造佛像有功德?以黃金珍寶建造佛像有功德,是否意味用陶土香木建造佛像就沒有功德?
  8. 有人以為佛像只是土石木瓦,大不了亦不過是黃金珍寶,不是真佛;見到不單不會肅然起敬;有甚者更視而不見,見而不整衣禮拜。你對這些行儀有何評語?如果我們說:「見佛像在,即如佛在,安得不敬!」你會覺得迂腐嗎?為甚麼?
  9. 有關大乘佛經中的「七寶」,有很多不同說法;一般選定以《般若經》所說的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但《寶行王正論》所指七寶則另有一種說法。試從印度地理、礦石出產地、寶石學角度比較不同的大乘佛經所供養不同的七寶的含意。
  10. 由頌三十至頌三十四,龍樹菩薩教導引正王如何修習上供三寶,積集福德資糧的六因;試逐一詳加描述。
  11. 在頌三十四中,真諦法師對「六和敬」一詞譯文,在遣辭上似乎欠妥,試根據頌文前後文意修正之。
  12. 根據頌三十五所說,說明供養上師恩田亦是積集福德資糧之因。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二十一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