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14講

日期:2012年7月7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說到立志隨佛修學的智者,應先完成人生首段目標──勝生安樂;當善根穩固後,便繼續定善解脫的修行。佛教徒怎樣才算圓滿勝生安樂的因呢?龍樹菩薩提出以「信」來行持十善、三應斷、三法行、六度、四攝和四修學的修行次第。

十善是慈善不殺生、高行不偷盜、貞潔不邪淫、正直不妄語、柔順不惡口、誠信不兩舌、尊重不綺語、知足不貪欲、忍辱不瞋恚和正智離邪見。

三應斷是不飲酒、不以邪命方式謀生和不損惱別人。

三法行是布施、以慈心對待一切眾生和供養受人尊敬的大德。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和般若。

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

四修學就是實語、樂施、寂靜和妙慧。除了修習以上三十種因之外,要獲得勝生安樂,還得靠「殊勝友」的扶持。龍樹菩薩建議,殊勝友具備四個條件:第一、說話謙虛;第二、內心思想清淨;第三、有高尚情愫的悲心和第四、具備洞察真實的智慧。

當因緣具足,龍樹菩薩敦促國王放棄戀棧世間權位;觀修無常,轉向出離;專心修持正法。「壽無病王位,恆應思無常;次生厭怖想,後專心行法。」

今堂,龍樹菩薩勸勉國王要斷除王者容易造作下墮惡趣的原因,分別是賭博(包括娛樂)、飲酒、女色和狩獵。祂仔細分析這些表面包裝成快樂而實質招致痛苦的事物,都很容易誘使人們墮入陷阱而不自知,到了苦果成熟時,例如今世壽盡,來世現報,醒覺也太遲了。「見決定應死,死從惡見苦;智人為現樂,故不應作罪」。龍樹菩薩亦一再強調:防惡的重點是時刻保持「慚愧」之心,有慚愧心的人,就自然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見一念無怖,若見後時畏,若一念心安,云何後不畏?」

龍樹菩薩更指出,因愚癡而作惡的後果最是嚴重;譬如你不知這塊鐵是熱的,你觸摸它,一定嚴重灼傷;所以為保持理智,修行人要制止貪酒。「由酒遭他輕,損事滅身力;由癡行非事,故智人斷酒。」此外,以輸贏為目的的博奕,能引生貪、不高興、瞋怒、諂、誑、掉舉、妄語、綺語和惡口九種惡行,所以應該戒掉。「圍碁等嬉戲,生貪瞋憂諂;誑妄惡口因,故應恒遠離」。

貪戀異性更是令修行人「障聖道、墮惡趣」的因。歷來修行人莫不以「色字頭上一把刀」為戒;一生堅守斷淫梵行。為防止意志薄弱的修行人因接觸異性而起淫欲,最好與異性保持距離,遵守禮法,也正是「住阿蘭若」的原因;但世事無完美,若遇上異性又禁不住愛欲之火時,佛法便教修不淨觀。根據向智長老(1901-1994)的講述:佛在世時,阿難和一名鵬耆舍尊者(Vaṇgīsa)到後宮向王妃宣揚佛法,卻被佳麗迷人美貌所吸引,深受愛欲困擾,甚至多次想還俗縱欲。幸好他對佛有信心,自己又知慚愧和謙卑,便向阿難請教:「我被愛欲所燃燒,吾心全被火吞沒。教我如何熄滅它,出於慈悲喬達摩(佛與阿難是堂兄弟,故同姓)。」阿難這樣回答同門:「此是緣於顛倒想,汝心才被火吞沒,轉移美麗之淨相,愛欲所繫之面向。」阿難勸道友以禪觀作解剖刀,進入「美麗迷人」的表相底下,看清楚隱藏於其中的不淨和痛苦。「觀五蘊身如陌路,視彼為苦而非我。熄滅強大欲之火;切莫一再引燃它。」「當修不淨之禪觀,制心一處善調伏;將心安住身念處,全神貫注於離染。」至於怎樣觀修異性的不淨,《寶行王正論》〈第二品〉頌四十七至六十九;聖天菩薩《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明破淨執方便品〉頌五十一至七十五;《入菩薩行》〈靜慮品〉頌三十九至七十,均有相當詳細的說明。當然,龍樹菩薩、聖天菩薩和寂天菩薩是以男身來示現世間,教化世人;祂們的觀修對象,自然是女身。請各位不要以為菩薩性別歧視才好。阿難教鵬耆舍比丘先觀自己五蘊身非我、我所;斷除主體的愛欲;次觀女身的不淨,再斷除愛欲的執境;最後「當修無相之禪觀,拋棄我慢之習氣,於是藉由破我慢,汝將重獲安穩心。」阿難堅稱修不淨觀之後,繼續修無自相(相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實相,第二是相狀。相在此作實相解,即無自性),這樣欲火便會消退,曾被愛欲心魔所侵害的鵬耆舍尊者,最後也堅貞不屈,再度站起來。

己二 捨棄惡趣因

庚一 總說

龍樹菩薩循循善誘,向國王開示說:「除了修習勝生安樂因,以殊勝友增長自己智慧和善行外,你還要斷除一切惡因。」

四十三 見決定應死,死從惡見苦;

智人為現樂,故不應作罪。

Seeing that one will definitely die, and that death brings on sufferings arising from evil deeds, the wise person even for the sake of temporary pleasures should not engage in committing any karmic offenses.

我們知道自己必定會死,同時(知道)死了之後會因為自己所造的惡業而招感苦果。所以具足智慧的人,不會因惡行能暫時滿足眼前的快樂而去作惡。

世間有很多「五欲艷遇」,皆令國王顛倒享受,這些妙欲儘管令人看起來快樂幸福,但最終只會深受其害。所以國王如果時刻憶念死亡(註釋90),就不會受五欲誘惑,反之會認真修行。

又例如古代狩獵能塑造到統治階層「強者」的假象,國王很多時帶王子到莊園狩獵。賈曹杰就引《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註釋91)記載,尼乾子向鬱闍延城的嚴熾王所說:「一切諸眾生,無不愛壽命,王若求長生,不應行殺害。」(註釋92)勸國王戒掉狩獵的陋習。

四十四 見一念無怖,若見後時畏,

若一念心安,云何後不畏?

In some cases (e.g. at present) you do not observe the result of evil deeds and free of fear, in other instances (e.g. future), the result is observed, so you recount with fearsome. How would you concern what might follow later if you now experience moments of mental peace?

你現在因看不到後果所以無懼作惡,但將來當你嚐到苦果,就知道作惡後果多可怕。如果你現在做人(因不造惡行而)無愧於心;你對未來又何需恐懼?

佛在《法句經》說:「惡業未成熟,惡人自慶幸;惡果成熟時,惡人方知苦。」(註釋93)惡人通常不信三寶,不信因果;以為自己作惡,天不知人不曉;就算天知人曉,自己有財勢,有聰明,有交情;總可逃過因果網羅,佔盡便宜。殊不知「因」「果」定律必隔世於異時而熟。當惡果成熟時,惡人受盡痛苦,方知後悔。此外,佛又勸勉善人深信行善必招福,切莫動搖自己的信念。「善業未成熟,善人自埋怨;善果成熟時,善人方知福。」(註釋94)所以行者,心安理得,不會擔心未來。

庚二 廣說

辛一 制止貪酒

四十五 由酒遭他輕,損事減身力;

由癡行非事,故智人斷酒。

From intoxicants one encounters others’ disdain, brings harm to one’s works, and reduces one’s physical strength. Confused, you do what you should not, therefore, the wise man always refrain from intoxicants.

酒精招致別人對自己的輕蔑、減損工作的能力和損害健康。(由於神志不清,)做事出錯和失常,所以智者會斷除貪酒。

酒精帶給人四種過失:(一)遭別人的輕視;(二)耽誤事情;(三)危害健康;(四)在神志不受控制下做惡事。所以國王應該遠離貪酒。

辛二 制止貪賭

四十六 圍碁等嬉戲,生貪瞋憂諂;

誑妄惡口因,故應恒遠離。

Competitive gaming and other such entertainments generate attachment, anger, distress and deviousness. They are causes for deceptiveness, pointless chatter and harsh speech, therefore, one should always refrain from gambling.

(以輸贏為目的例如)博奕等娛樂遊戲,都能引生貪、瞋、憂心忡忡和詭詐;亦是欺誑、妄語和惡口的因,所以要時刻跟賭博保持距離。

漢譯本只列舉賭博引出貪、瞋、憂心忡忡、詭詐(諂)、欺誑(誑)(註釋95)、妄語和惡口的過失;但藏譯本指出賭博更是令心思放逸、根門不靜(掉舉)的來源,和賭博時犯上說無意義、前後無關聯的說話(綺語)。

辛三 制止貪女色

壬一 通破女身為淨

修行人最重要制住根門,斷捨妄念;引起妄念最主要是貪和癡。龍樹菩薩從男性修行者的觀點出發,教示如何觀女身不淨。這不是歧視女性。事實上,在無始生死輪迴中,我們有幾多世是男身,多少期生命生而為女人,都很難說得清。男女相悅,總皆是欲念煩惱串習生起的夢幻妄境,我們毋須太執著。但大家要注意的是,貪戀異性是輪迴根本,是苦的總因。所以要離苦得樂,就一定要修斷淫梵行。

龍樹菩薩認為貪戀異性(以下按傳統習慣以女性為例)的原因是眾生顛倒執著女身容顏清淨可愛。除了五蘊身無自性外,若從名言觀察,女身值得貪執的清淨部分絲毫都不存在。

四十七 婬逸過失生,由想女身淨;

尋思女身中,實無一毫淨。

Most indulging lustful to women comes from the belief that woman’s body is pure, but in actuality, even one tiny part of the woman’s body is not found.

(眾生)生起過度淫慾是由於相信女身是「淨」,但只要細心觀察,在女身中其實絲毫的清淨都找不到。

壬二 分別駁斥

癸一 駁斥女性各各肢體美麗

子一 唯是不淨自性故貪愛不應理

四十八 女口涎唾器,齒舌垢臭穢;

鼻臭由洟流,目淚種類處。

A woman’s mouth is a vessel containing saliva and spittle. Scum on the teeth and tongue is odorous and filthy. The nasal cavity smells on account of the oozing of mucous. And where the eyes’ tears flow, various sorts of matter abide.

女人口腔是盛載唾液的容器,牙垢和舌苔又臭又骯髒。鼻孔分泌出洟涕發出異味,隨著淚水流淌,眼眵黏在眼眶角。

四十九 腹屎尿腸器,餘身骨肉聚;

癡人迷可厭,故貪著此身。

The abdominal cavity is a chamber of feces, urine, and intestines, whereas the rest of the body is but a mass of bones and flesh. Because deluded persons are fooled even by what is disgusting, they become attached by lust to this body.

腹腔是盛載糞尿和腸臟的地方,身體其餘剩下的只是一堆堆的骨和肉。愚癡的人之所以被這些可厭的東西迷惑,皆因受貪欲支配而已。

子二 若貪女色則無離貪之際

五十 根門最臭穢,是厭惡身因,

於中若生愛,何緣得離欲?

The vaginal orifice is most foul-smelling and filthy. It is a cause for disgust and loathing of the body. If one generates affection even for them, what then could serve as the basis for the abandoning of desire?

女根是最難聞和最污糟的地方,亦是生出可厭人身的源頭。若果(修行人)對女根心生貪愛,還有甚麼可作離欲的憑藉?

寂天菩薩同樣質疑:「若汝不欲觸,糞便所塗地,云何反欲撫,泄垢體私處?」(註釋96)如果你不想觸摸曾經塗過糞便的地方,那為甚麼反而想去撫摸天天排泄糞便的下體呢?貪欲者會強辯說:「我們只追求靈欲一致的境界,畢竟我們都生活在欲界。」寂天菩薩再追問:「汝所欲彼心,無從觀樂觸,可觸非心識,空擁何所為?」(註釋97)如果你說貪求的是她的心,但是心識既無法觀賞,也無法觸摸,可以觸及的絕非心識。你為何這樣無聊,要擁抱著她的身體呢?

子三 雖不淨但愚人卻視為快樂因

五十一 譬如屎尿器,豬好在中戲;

於身不淨門,多欲戲亦爾。

It is comparable to a pit full of feces and urine in which the swine enjoys playing about. When, in the impure orifices of the body, one has much desire to sport, it’s just the same.

就好像豬喜歡在糞溺中活動,貪愛女人不淨身也是一樣愚癡。

五十二 此門所以生,為棄身土穢;

癡人邪愛著,不顧己善利。

The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se orifices is the need to expel the body’s dirt-like waste. Deluded persons mistakenly become affectionately attached, failing to regard what serves as their own welfare.

女根根門原本用來排泄(身體所產生的)污穢廢物,愚夫對此卻顛倒邪愛(並執著為快樂之因),因而忘記了怎樣做才能得到真正的人生意義──勝生安樂。

註釋

  1. 直接傳承那爛陀阿底峽尊者觀行的噶當派,教徒眾憶念死亡,有一套嚴格的訓練,所謂時刻對死亡「三個反省、九個理由和三個決定」。
    摘要如下:
  2. 第一個對死亡的反省:死亡是必然的。

    因為死亡是無法避免的。

    因為我們的生命無法延長,只會愈來愈短。

    因為就算我們活著時,能修行的時間其實已少之又少。

    所以,第一個決定是:我必須修行。

    第二個對死亡的反省:我們無法確知死亡的時間。

    因為我們無法確定自己壽命長短。

    因為令你死亡的原因很多;相反,令你活著的原因很少。

    因為人類肉體很脆弱,死神隨時可以停止任何人的生命。

    所以,第二個決定是:我必須立即修行。

    第三個對死亡的反省:死亡時,除了修行以外,其他東西都沒用。

    因為死亡時,朋友幫不上忙。

    因為死亡時,財富幫不上忙。

    因為死亡時,身體幫不上忙。

    所以,第三個決定是:我不要執著於今世所有美好的事物。

  3. 大薩遮(mahā satya)即是佛在世時著名外道尼乾子。當時他被視為說聖諦者(satyaka),曾向南方國國王嚴熾王講述王道治國的道理及如來的功德,並蒙佛認可和授記。
  4. 見《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二〈詣嚴熾王品第四〉。《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被視為是一本佛在世時,由其他宗教師說勝生安樂及定善解脫的經典,此經由文殊師利向佛提問,經佛印證認可,具《寶行王正論》雛型。
  5. 見《南傳法句經》〈惡品〉頌一一九。
  6. 見前書〈惡品〉頌一二0。
  7. 諂和誑都是各別生起的小隨煩惱;兩者是隨「貪」和「癡」煩惱而來。前者「為罔(取悅)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及)教誨為業。」後者「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
  8. 見拙著《入菩薩行講義上卷》頁二八八〈靜慮品〉頌五十八。
  9. 前書頁二八七頌五十五。

應用思考問題

  1. 觀修無常,憶念死亡的好處是令我們知所取捨──那些表面快樂實質痛苦的,今世所謂美好的事物;從而釐清人生的意義,撥走現象的迷霧。試引《寶行王正論》有關為何、如何、何時要觀修無常的頌文,並詳細分析。
  2. 釋尊曾說:「世界上沒有不受死亡傷害的地方;虛空中沒有,大海中也沒有,你住的山中一樣也沒有。」噶當派對憶念死亡有所謂三種反省、九個理由和三個決定,試詳述之,你能背誦否?
  3. 無論中外古今,淺見者往往質疑是否有因果報應。不信三寶者自然不信因果;那些對三寶不堅信的佛教徒,往往囿於對我、我所的癡迷而動搖因果隔世必報的道理。試依頌四十四重申「善有福報,惡有苦報,若然不報,時辰未到」的道理。
  4. 飲酒和賭博,現代人視為正常的娱樂;殊不知卻是誘發人類墮落罪惡的根源。試根據頌四十五和頌四十六說明貪酒和賭博的禍害,並指出兩者如何砥觸修行生活。
  5. 為何佛門的不淨觀,對象全是女身?是否性別歧視?男身是否比女身潔淨?
  6. 男女對異性貪戀,雖然情慾居多,但貪戀的原因可能是欣賞對方的學問、行為、舉止和內涵。但寂天菩薩亦不贊成這種較高尚的情慾觀。試引述祂的主張。
  7. 中譯《寶行王正論》與藏譯本《中觀寶鬘論》對賭博所引起過患數目有不同說法。最主要是後者著重賭博會帶來掉舉和綺語。掉舉是大隨煩惱,換言之,賭博時必處於染污的心態。試抉擇兩位譯者的取捨態度。
  8. 龍樹菩薩指出達到勝生安樂,除了前述正面地履行三十種因和殊勝友為緣外,更要捨離下墮惡趣因,例如貪酒、賭博、女色和狩獵;但現今社會尤其低俗階層都覺得這四點惡行都沒啥問題,你有甚麼看法?
  9. 佛教導比丘修正念,所謂觀身不淨;經文是「這裡有位比丘,反觀內照自己的身心,專心勤奮地、熱忱小心理智地觀察;克服世間的貪婪,憂慮,將之拔除。」為何此處是觀異性身為不淨?試翻查早期佛經,研究其沿革變化。
  10. 龍樹菩薩以豬的喜好為例,說明人不應以不淨女身為快樂因。試依頌五十二、五十三說明。
  11. 南傳佛教如何記載阿難尊者教導鵬耆舍尊者修不淨觀,讓他重拾往昔修行人的力量?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十四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