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瑜伽行四百論》(Bodhisattvayogacaryacatuhshatakatika)第22講

日期:2008年5月31日
聖天菩薩造論
月稱菩薩、賈曹杰註解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集解傳講



癸二 破國王損害別人是合法

子一 破以警惡懲奸作藉口為合法

質疑:保護人民安全是往生善趣的因,國王因保護人民而懲治暴惡,應該合法!

86若謂正防護,國王便為法,

煩惱諸匠人,何緣不成法?

If giving proper protection is a ruler’s religious practice, why would the toil of artisans too not be religious practice?

如果說國王保護人民便是履行善法,那麼製造(刀劍等兇器)的工匠,為何不是行善?

那些生產軍械火槍的工匠,往往被視為殺戮助緣;他們打造兵器越多,所造的惡業也越多,其實他們的行為,也是為了保護國土家園。如果國王藉詞保護人民,懲治罪犯,收取賦稅都被視為善行;那麼製造兵器的工匠(例如現今的軍火供應商)所做都應視為善行。

譬如說,在喀什米爾城堡地方的人,為了防止外敵入侵,在城堡外挖了一條很深的壕溝。可惜的是從沒有敵人入侵,反而城堡內因不小心跌落溝底而受傷的的人倒也很多。國王和那些挖壕溝的人,為保國土安全作了很多惡業,正如月稱菩薩說:「設若國王者,護世則成法,則諸做事者,匠人也成法。」

子二 世人依順之國王為非法

質疑:一個聰明的君主以仁愛保護他的國民,深受世人愛戴;因此他沒有過失。

87世間依國王,國王尤可訶,

喻善訶有愛,普為世間母。

This example shows the ruler on whom the people rely as reprehensible. The excellent see attachment to existence as mother of all those in the world.

為世人所愛戴的國王更應受到訶責。(就好像聖賢)訶責能生三有的愛,這種無明愛為世間輪迴之母故。

解惑:國王為了博取人民支持愛戴,往往做出一些不顧後果的驕慢放逸行為,例如好大喜功的國王會興建一些鉅大的工程,例如運河、道路;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耗了不少民脂民膏。表面上這些國王的作為合理合法;實際上卻只是滿足自己傲慢及利益之動機。正如月稱菩薩說:「具德之國王,雖利世間眾;然以其過患,智者應訶責。」事實上,智者(the wise exalted ones)無誤地觀察諸法,三有世間(existence)皆因愛執(attachment)所生;愛執為輪迴世間之母;實有巨大的過患,同樣,世人支持擁護國王,覺得他非常仁慈;實際上他對眾人亦有危害,故當訶責。

譬如有一商人在僻遠荒地經商。他敗賣的商品價錢很高昂,有顧客對此抱怨;商人對他們說:「你們在荒地根本買不到東西,我出於同情心不想你們欠缺生活物質,所以很辛苦從外地運來物資供應,你們應感激我!」敦厚的當地人真的很感激他,並一直依賴這商人供應貨品;這個無賴從當地人身上賺取了很多金錢。同樣,國王表面勤政愛民,另一方面,他卻侵損人民的利益。

子三 愚癡的人不會奉行佛法

質疑:國王能以悲愍心保護世間,所以國王行為合法。

88非愚不得王,愚人無悲愍,

國王雖護者,無悲不住法。

The sensible do not acquire kingship. Since fools have no compassion, these merciless rulers of men, although protectors, are irreligious.

不是愚癡的人不會得到王位。而且愚人不會有悲愍心,所以國王縱是保護者;但因他無悲愍心,故非行善法。

由於智者不願意當國王,只有愚癡的人才會坐上王位;智者不會因貪執權力和富貴,而遠離善道。但愚者不負責任,不計果報,所以必無悲愍心;同時,因愚癡遮蔽良心,他們亦不會按世間正義去做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國王做甚麼仁政,亦是表面功夫,最後都會為人民帶來痛苦損害。正如月稱菩薩說:「大悲尊者說,法極即無害;是故諸國王,無悲無善法。」

譬如有一個暴君,他的臣子未能迫使犯人支付黃金作為罰款,但國王的一個親友使用武力逼使犯人就範;於是國王便冊封那個親友為大臣。為了進一步討好國王,這位大臣上任後以極殘暴的方法壓榨百姓,甚至燒死數十萬人。國王對他的行為卻十分滿意。

癸三 明白仙人(外道婆羅門)所說並非完全是定量

質疑:在仙人所作的論典中;由於國王是皇族,按剎帝利律法行事,就算他做出殘暴的行為,也不算是惡行。

子一 仙人所說非完全是定量的理由

89諸仙一切行,智者不全為,

以彼諸仙中,有劣中勝故。

Sages’ activities are not all [actions] that the wise perform, for there are inferior, mediocre and superior ones.

諸仙人論典中所說的一切行為,智者不會全部照做,因為他們可分成劣、中、勝不同的等級。

在古印度有多種教派,各有主張;勝等仙人承認因果,主張修善行和禪定以求生天。中等仙人所說普通,多老生常談,毫無內容。劣等仙人則顛倒黑白,例如說國王殺人無罪過,殺生祭天有功德,甚至與母親女兒行淫亦無過失。古印度思想就是這樣亂得一團糟。誠如月稱菩薩說:「何人為自利,分別所造論,明理具智者,不應視定量。」世俗論著,多以維護自身及所屬階級的利益出發,以分別妄念撰寫。智者應知國王損害別人為非法,並認定劣等仙人妄顧因果為邪說。

子二 以典章作標準不一定會使世間安樂

質疑:古代君主以仙人制定憲章法制治理國家,有效地護國安民,所以應該隨順仙人的典章。

解惑:不能肯定百姓隨順這些條文便得安樂。

90往昔諸善王,護世如愛子,

諸依諍世法,今如鹿曠野。

Virtuous rulers of the past protected the people like their children. Through the practices of this time of strife, it is now like a waste without wildlife.

往昔賢善君主護持百姓如同愛護子女;後來的國王依據諍世的法規統治天下,令到世間善人稀少得如同在曠野出沒的野鹿。

古時有德行和仁慈的君主,依十善法(註釋113)治國,使社會興盛,人民安樂,視百姓如同子女般愛護;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民於水火(註釋114)。但現在五濁惡世,人與人之間唯有爭鬥斗;而國王亦運用邪見惡法,爾虞我詐地防止罪惡,維繫社會秩序;最後令世風越來越墮落,世人身心都遭到摧殘。好人善士在這罪惡世界,難以生存;最後難逃絕種。世界變成野獸出沒的曠野。情況就好像以下的譬喻。

一些蠻荒的盜賊搶佔了一塊尚未成熟的甘蔗田;照理若果他們稍加澆灌培育,待甘蔗成熟後,便有糖可用。但他們不依這種正當辦法,反而愚昧地將甘蔗全部砍斷,用力榨取糖汁,結果一無所獲。同理,國王不依善法,而依粗暴的諍

世邪見惡法,只會摧毀人民善根,國家福祉;最後自己所造毫無成果。人王只有依循佛教慈悲寬恕精神,化民十善;國家才能得到長治久安(註釋115)。

註釋

  1. 十善法分十善戒和十善德;分別是不殺生行慈善,不偷盜行高行,不邪淫行貞潔,不妄語行正直,不惡口行柔順,不兩舌行誠信,不綺語行尊重,不貪欲行知足,不瞋恚行忍辱,離邪見行正智。
  2. 根據寂天菩薩《入菩薩行》〈懺悔罪業品〉第五十五頌記載釋尊一個本生故事。當世尊轉生為蓮花王時,南瞻部洲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瘟疫,死了很多人。蓮花王請教醫生有何方法消除瘟疫,醫生說除了如河達魚的肉可醫治外,別無他法。蓮花王知道後,立意犧牲自己,向天稟明希望自己死後立刻轉成如河達魚,為國民擺脫疾病,恢復健康,於是他從皇宮一躍跳下,犧牲自己。這就是佛教徒理想的領導人;化民以十善,以菩薩行作為自己治國理念。
  3. 如二千多年前古印度阿育王,雖以武力統治全印。當他出巡全國,民眾雖懾於軍威,表面恭敬;但阿育王看到人民的目光,卻是充滿著仇恨。後來,阿育王篤信佛法,以十善治國;人民安養生息,早忘記戰爭動亂帶來的傷痛。後來阿育王第二次出巡全國,他看到民眾心悅誠服,歡欣鼓舞;他慨嘆的說:「法(善法)可以戰勝一切;唯有法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

應用思考問題

  1. 月稱菩薩說:「大悲尊者說,法極即無害;是故諸國王,無悲無善法。」意思是說只有將十善修得極好的智者,他施行仁政才可以不使老百姓受到傷害。但一般智者根本不願意當國王,得到王位的都是好名好利毫無抱負的凡庸;昏君當然誤國,令老百姓水深火熱,如歷史上末代帝皇;就算明君如乾隆帝,為滿足自己虛榮,成就個人十全事業,虛耗國力,種下百姓走向噩運因緣。請依中國歷史說明國王多是殘暴不仁,依仗酷吏苛捐賦稅,壓榨百姓。為此行善法者多不欲出仕,從事政界助紂為虐的例子。
  2. 佛教多給人不理世事,就算面對苛政猛於虎,都不敢表達訴求,其實全是誤解。因為佛行極善,亦是智者;不願作統治階層,行持惡行,種下禍因;所謂愚者治人,智者隱世獨善,才是事實。試依頌八十七、八十八說明。
  3. 古印度婆羅門階層出現很多稱為仙人的修行人,他們有的修行很好,可視為聖人;但太多性格卑劣,不學無術。其中更有敗德者為個人階級利益,撰文力主國王按剎帝利律法,損害百姓,並無罪咎。月稱菩薩提醒佛教徒切莫盲從:「何人為自利,分別所造論,明理具智者,不應視定量。」試依第八十九頌說明。
  4. 佛教徒理想的國家必須由諸佛菩薩等大慈悲怙主作為領導;以十善作為社會法制。試以釋尊化生為蓮花王這則本生故事,說明一個理想的統治者有何特質。
  5. 封建中國以禮義廉恥理念治國已成過去,現在西方以科學民主理順社會,你認為現今世界是進步抑或倒退?
  6. 對於憲章法律的撰寫,月稱菩薩認為制憲者必要大公無私。「何人為自利,分別所造論,明理具智者,不應視定量。」只為自己階級政黨服務的憲章,不應視為金科玉律。相反,「自他境無害,諸眾能得樂;如是諸論典,智者應恭敬。」以慈愛兼善,大悲仁愛精神去寫的憲章,我們便應服從遵行。你覺得現今世界例如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有「智者應恭敬」的國家憲章嗎?
  7. 以暴易暴,以冷酷的律法治國,真的有效嗎?試以阿育王為例,說明只有善法才能令國家長治久安的道理。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第二十二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