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道炬―如何修習三昧》

第十四章 入佛三昧 聖道永倡

◎問:其實進入三昧境界,是否一定要通過禪修。

上師:進入三昧境界,未必是通過禪修,反要具備大乘的願力。釋尊對月光童子說:「堅固行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為不難。何況此三昧也。」爾時,月光童子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應正遍知,善能說此堅固之行,為入此三昧法,善說善建立一切菩薩所學,乃是一切如來行處,尚非聲聞辟支佛地,何況外道。世尊,我今當住是堅固行,何以故?我欲如佛所學,我今欲學,我欲知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欲破壞於魔波旬及其眷屬,我欲脫一切眾生苦!」(大正藏十五冊五五九頁)只為個人解脫而修法,為求得上師傳承解脫之法而生起大信和奉獻,雖然亦算正面,但卻有限和狹隘,未有菩薩的廣大胸襟。修習佛法應以利益眾生為目標,使這些眾生得到快樂和遠離痛苦。

◎問:在《月燈三昧經》中,佛陀有否簡單直接地談過如何修持三摩地?

上師:在《月燈三昧經.卷三》中說:「童子,云何顯示,所謂於一切法起平等心,無有彼此無有分別,無無分別;無造無起無生無滅,一切妄想分別、憶想、起想皆悉斷除,心所攀緣意所思作,及諸假名皆亦斷除,亦斷一切諸惡覺觀,於陰界入無有自性,斷貪嗔癡……。」(大正藏十五冊五六四頁)

三摩地不單只用口來說空,而是個人實踐體驗。至於三摩地的狀態是怎樣,佛陀以過來人的身份來說,三摩地是修證諸法平等性,不能只對「空」作形式思考,一切都是修行者親自面對真正法性。通常真切的證悟三摩地,就能體證構成自身及自身經驗的五蘊十八界和十二處是無自性。

◎問:三昧就如大海一樣,深靜清涼,但應有很多門徑通到這個大海,請上師開示。

上師:佛陀在王舍城住了很久,彌勒以他心通懇請佛陀回靈鷲山,自己先行到靈鷲山灑淨,並以花、珠寶佈置大法座,讓佛陀開示教法。佛知道彌勒心意,於是從王舍城返回靈鷲山,祂座於由彌勒變出的獅座上時,全體菩薩比丘獻上花鬘、香、樂、法衣、幢傘等。

月光童子又問佛說:「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能得如是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佛答他這四種法門:「何等為四:一者善學柔軟同住安隱,到調伏地能忍毀辱。見法除慢是為初法,菩薩若能成就如是,便能得是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大正藏十五冊五六八頁)這段說話的意思是菩薩應善與人同,使人與他一起也感到舒服。他不應有貪、嗔、癡;而應生起溫和、仁慈和守戒。具有忍辱,菩薩應能忍受批評、譏諷、嫉妒的說話,不會以憎怒、鬥爭或欺騙來回應,這就是四法之初。

◎問:第二種入三昧之門徑是甚麼?

上師:經文說:「復次童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善戒、清淨戒、第一善清淨戒、不濁戒、不缺戒;不穿戒、不雜戒、無定色戒、自在戒;不可呵戒、不退落戒;無所依戒,無所取戒、無所得戒;聖所讚戒,智所讚戒。童子是為第二;菩薩具足是法,能得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大正藏十五冊五六八頁)

戒,梵文叫「尸羅」,意思是寧靜和安詳。依此引申清涼、清新和得蔭護的特質。釋尊的意思是無論我們出家或在家,我們的行為也應是清淨、溫和、守戒、與人和平相處。我們自心被貪、嗔、癡煩惱所震盪,情況好像在火堆中一樣不快和痛苦,沒有和平,沒有安息,只有透過守戒,才使我得到安靜詳和,得入三摩地境界。

「復次童子,菩薩摩訶薩深怖三界起驚畏心,厭離三界起不染心,不著三界起逼惱心,為脫三界苦眾生故起大悲心;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大精進心。童子是為第三。菩薩成就如是。能得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戲論三昧。」(大正藏十五冊五六八頁)

釋尊第三種方法是出離,意思是我們以不令自心留在三界為目標。一個人如果依戀輪迴,那樣在解脫和覺悟之路來說是殘障者,只有出離,才能令我們走上三摩地成就。

「復次童子,菩薩摩訶薩求於多聞,無有厭足,為重於法不求財利。為重於智不求名聞,隨聞受持為他廣說顯示其義,以悲愍故不為親屬,菩薩復作是念,云何能令前聽法眾生於無上菩提速得不退轉,是為第四。」(大正藏十五冊五六八頁)

佛陀指示第四個通往三摩地的道路,是渴望更了解佛法和爭取更全面了解佛法。在追尋、發現和完全了解佛法後,我們生起與其他眾生分享這種追求教法的強烈願望。我們要以完全純淨的動機或態度為人開示佛法或助人了解教法,離開不善的動機,例如渴求物質的回報,或為獲得好名聲;我們唯一的出發點是解救他人的痛苦和帶領他們達致圓滿快樂。

◎問:上師,通往三昧大海的第四個門徑,似乎強調佛教神職人員在弘法利生時的動機要純粹。

上師:為人解說佛法,責任很巨大;不可掉以輕心,否則斷佛慧命,下地獄也彌補不了罪過。相反,如果以純粹的動機向人解說佛法,例如修證三昧經典,功德便很大。佛在《月燈三昧經.卷五》說:「若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經典,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如說修行,得四功德。何者為四:一者成就滿足福德。二者不為怨家所壞,三者成就無邊智慧,四者成就無量辯才。」(大正藏十五冊五七三頁)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表達為他人解說三昧經典有如下四種功德:

一 得到證悟法性,成為初地菩薩。

二 不為怨家所壞。在佛教有四無畏;四無畏有兩層,首層是菩薩的四無畏:

1 菩薩不忘佛教義利,與別人說法而無畏,這是能持無所畏。

2 知根無所畏。菩薩觀察眾生的根機,說相應的教法,而無所畏。

3 決疑無所畏:菩薩善解決他人的疑難而無所畏。

4 答報無所畏:菩薩善解答他人的所問而無所畏。

四無畏的第二層是佛的四無畏:

一切智無所畏:佛明白地向別人宣稱自己是一切智人。

漏盡無所畏:佛明白地向別人宣稱自己已斷盡一切煩惱。

障道無所畏:佛清楚地向眾人宣稱惑業等障礙不足恐懼。

盡苦道無所畏:佛清楚地向眾人修習斷苦的戒定慧,因為這是菩薩及佛陀所走過的路;所以不足恐懼。

◎問:那麼功德第三種成就無邊智慧是何意思?

上師:三 修持三昧能讓我們了知法性和心性。這些智慧都是我們原本擁有,但不自知的終極真實。而這種智慧把法界所有因果現象和空性揭示出來,這些都是宇宙內最深奧的秘密。而無邊智慧亦包括了五方面: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及成所作智。

四 成就無量的辯才。我們內心充滿自信,只要自己再深入修持三昧,我們便可得到圓滿的佛果。這時自己確信因得到佛果,克服煩惱,於是亦如佛一般將這個道理向人展示。

◎問:證得三昧有甚麼表徵?

上師:成就三昧後,大悲湧現。換言之,當我們證空的同時,大悲亦會出現於這狀態中。

大悲是三摩地的屬性,即是說,我們了解心性即佛性,一切眾生從未與佛性分離一刻,但因為自己未覺醒,於是無止息地輪迴漂泊,使自己飽嘗惡行的苦果。

明白這點,我們將頓然生起對愚癡眾生的大悲。

◎問:這時在三摩地升起大悲,會否障蔽我們了解內心本質的空性。

上師:在慈悲升起一頃刻,空性的精髓赤祼地照耀。當我們明白眾生為何受苦,這時慈悲的精髓便是空。真正三摩地的本質應是空和悲的結合。

◎問:大悲是三昧的一個屬性,這點我很有同感。我記得初修行時,上師要我先做四加行,尤其堅持先修大禮拜。當時我意志很薄弱,但每想到輪迴眾生生命脆弱,朝生暮死,內心便生起慈悲,決意修行,那刻做大禮拜,心靈常得甚深靜境。在做大禮拜時,身體各處都很痛楚,仍堅持每天禮拜三百次。

上師:我們聽聞佛陀過去生世犧牲生命的事蹟,例如捨身飼虎的故事,我們佛弟子也要模仿佛陀大導師這般犧牲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但除了犧牲生命,我們亦可利用人身用於修行奧妙佛法,例如修三摩地,完成自利,將來更廣大地利益眾生。

在修持三摩地中比較重視對佛陀三身的認識,佛對月光童子說:「是以菩薩應知色身及以法身,何以故。諸佛法身所攝非色身也。佛以法身顯現非色身也。」(大正藏十五冊五七六頁)

又說:「若有欲見世間親,

及知佛身云何耶,

於此三昧修習已,

即能知於如來身。」(大正藏十五冊五七六頁)

若要生起無上三昧,人先要對佛生起信心和奉獻。

當我們想到佛陀,往往想到的是釋迦牟尼佛那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身,祂莊嚴的法相最能令我們產生信念和奉獻。但是佛陀說道不要視如來為物質的身體,視如來為法身。當然,覺悟狀態具備三身,但色身並非真正的佛,而應視色身為如來法身的化現。

法身通常包括三個屬性:圓滿的智慧、慈悲和大能。我們在初入門時,見到佛像和經文中所記載佛睿智的說話,內心會生起清淨的信心和誠意。但終極來說,佛陀的功德從何而來?這又回溯到法身。法身是一切智慧、慈悲和大能的真正來源。

第十四章完


Copyright by The Great Perfection Buddhist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