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佛陀的終極理念》

第一章 佛法的延續:密乘

◎問:上師,我看過您的著作《如何修證密法》,知道佛教中有「大圓滿」一種教法,是比較直接、有效地使眾生「即身成佛」,我很希望上師略加指點。

上師:佛教中的密乘教法是極端神聖的;另一方面,它更是難以捉摸的。

尤其接受西方文化的現代城市人,受著種種社會學、心理學、法律、政治、經濟學意識的概念,在「知性教育」中徹底迷失,失去「本心」、「本性」,對「虛構」完全認同,對「本來真實」完全否定。他們看「宗教」或者「密乘」,可能像接受西方文明的態度一樣──「超級市場式買賣」。以所謂追求「知識」態度認知「大圓滿」,對「大圓滿」進行整體的割裂,這種態度只會帶來「障礙」和「誤解」。

大圓滿的教法為人類引進了現象世界的真實性,外人看來是不尋常和偏離「常軌」的,(這「常軌」是指人類由虛妄所產生的規範,剛巧與佛陀發現宇宙真實的法則完全對翻),密乘的教法是具足能力,深不可測和令人驚訝的。但修密乘成就的人覺得這一切原本都是很簡單,甚至極端簡單的。

◎問:上師,我常聽到別人說一切宗教都是導人向善,難道佛教不是?

上師:你應當加上「單」字,佛教不單是導人向善的宗教,甚至很多偉大的宗教,亦像佛教一樣,不單是要人做「好人」,還要人「懂得生命終極意義」、「懂得終極奉獻」、「懂得自己真實存在的意義」。諸如此類,認為一切宗教都只是導人向善的人只會把宗教(至少是佛教)平庸化,假如提出這理論的人是佛教徒,他應被教主釋尊記耳光。

◎問:應怎樣來了解密乘?

上師:要了解密乘,首先應清楚密乘的藏文原義,它有「連續」的意義:它連續了佛陀在小乘、大乘的教法。它連續著佛陀和他的追隨者證悟的心靈和口訣,它是延展佛教道路的繩線,但實際卻沒有這條連續的繩線存在。

◎問:那麼小乘和密乘在這條繩線上有何關係?

上師:小乘的教法在密乘這條繩線是開端;小乘首先提出「人無我」,他們從自身考察,發覺構成人的物質現象、感受現象、理性攝受現象、意志現象和主體認知現象。這五種現象中,都沒有自我現象,都缺乏「常」、「一」、具主宰能力的自我現象。然後,他們以質實的歸納方法,從現象中歸納出三種法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這三種宇宙恆常的法則成為密乘這繩線的開端。

◎問:繩線有了開始為甚麼還有大乘?

上師:大乘的出現,是繩線開端的必然延續,大乘的理念是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這三種現象界恆常法則下再挖深,發現現象界的屬性,亦是真實的示現,於是從向外消極的追求「彼岸的寂靜」轉而肯定從自我及這苦難的世界做起,轉化染污的自我和世界。

◎問:從大乘延續到密乘有甚麼重大的轉變?

上師:大乘與小乘可歸類為經教系統,它們太著重宗教規條,沒有直指人心、震撼人心的能力。小乘與社會太疏離,大乘因著重救世,但有很多自己質素亦不太高,眼高手低,變成「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於是教內又重新出現虛無、含糊和混亂。偉大的佛陀,早已洞悉他的教法會變得僵化和衰落,於是在他入滅後八年再次化身為蓮華生大師,從真實道理中再重新整理出快捷和有效的修法。直接從人類的經驗、實踐中發展密乘,把道理世界重新示現在每個密乘弟子的心靈內,把這些無盡的修法埋藏在地、水、火、風、空、識中,待有質素的密乘弟子發掘取出,所以密乘的繩線是連續不斷的,無論十四世紀的龍欽巴、十七世紀的吉美寧巴、十八世紀的安章珠巴、甚至二十、二十一世紀都代有伏藏者取出,適應不同時代、空間、人心。

◎問:這樣說來,密乘好像在佛教中佔著較優越的地位?

上師:不能這樣說,密乘只是佛陀意念的延續,某一教法的興衰,只是歷史上、文化上的表象,純然是人類的問題、共業的問題。例如我們聽音樂,除了可欣賞現在樂壇流行著的音樂,還可欣賞懷舊歌曲,而這些歌曲亦不會因現在樂壇不流行而喪失它本身的藝術價值。「優越」只是概念、偏執;很個人化。

第一章完


Copyright by The Great Perfection Buddhist Centre